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首都机场公安局郭云海:在安全上做一个“胆小”的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8-12 15:22:00

微信图片_20190812143851.jpg

郭云海工作照

从1980年参军成为一名武警消防兵开始,郭云海的生命就与消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出过火灾现场,开过消防车,做过消防宣传工作。自从1996年进入首都机场公安局从事消防监督工作以来,他就扎根于此,这一“扎”就是23年。

“人车合一”的消防“老司机”

1983年11月2日,北京煤气公司南郊罐瓶厂发生火灾。火随风起,风助火势增大,烈火燃烧得异常迅猛。几分钟后,整个罐瓶车间就变成了火海,火焰高达几十米,从十几公里外就能看到红红的火光。

郭云海此时已是一名消防车驾驶员。在接到指挥员的指令后,他迅速驾驶消防车,载着消防员前往火灾现场。在烈火中的液化气罐不时发出阵阵爆炸声,郭云海将消防车按照指令冲外停放好后,看着眼前的大火,发热的空气灼烧着面颊。砰砰砰!30公斤的液化气罐从车间里“蹦出来”,飞向空中爆炸。

这次救援全市出动了13支消防中队、37辆消防车、270名消防员,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战,才终于扑灭大火。郭云海也借此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作为一名消防车驾驶员,既要快速安全地到达火灾现场,也要确保车上的设备百分之百完好有效,所以车辆平时的保养和检查必须做到位”。

消防工作可以说是24小时待命,只要接到任务,必须马上出发。对郭云海来说,“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句话要求的不仅是消防员,同样也对消防车提出了要求。“人车合一,这是根本。不能犯懒不钻研,车出了问题要自己找原因,到底是机械原因还是自己日常保养不到位造成的。”郭云海说,“驾驶消防车既光荣自豪,又承受很大的责任和压力。毕竟车上不光我一个人,还有五六名战斗员,我们是一体的。”

会看图纸的“郭工”

1996年,从部队转业的郭云海被安排到当时的首都机场公安分局消防处,从事消防监督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大同小异:按照单位领导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对自己所管控的片区进行消防检查。这一干就是23年,可以说机场航站楼和工作区都留下了郭云海的足迹。

身穿警服,可是同事们称呼郭云海为“郭工”,这让记者有些摸不着头脑。面对记者的疑惑,郭云海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消防专业有工程师技术职称评定,虽然我没有参评,但是工作这些年,作为一名老同志,会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分享给大家。同事尊敬我,也就称呼一声‘郭工’。”

根据国家规定,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都需要获得消防行政许可,也就是消防设计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建筑物在使用之前还需要接受消防安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或开业。对郭云海来说,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查火灾隐患,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设计、国家技术标准等知识也需要学习。“比如消防车通道的标准要求宽度不能小于4米,高度不能低于4米。另外,消防车的回场限制要达到12米×12米的面积,也就是要留出调头的空间,不能进去以后出不来。”郭云海说起国家标准头头是道,“从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到现在,我还没学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火灾形势的变化趋势,国家标准也在变。”

首都机场生活区是郭云海的“老地界”,这几年他主要负责该区域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这里也是郭云海的住处。如何让以盈利为主、消防意识薄弱的个体工商户重视消防工作,郭云海自有一套。“多讲一些身边的案例和火灾的危害性,要与商户自身情况联系起来,再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宣传,掰开了、揉碎了讲。”郭云海说,“原来出现问题后就是罚款,现在可是要被列入诚信名单的。商户一听被列入名单会限制自己在其他省份的发展,也会予以重视。”就这样,一来二去,郭云海与生活区的商户关系越来越好,有时候见面对方会主动谈论一些火灾事故。

越“胆小”越细心

从18岁当兵来到部队,到进入机关单位工作,工作性质的转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让郭云海感到自己的责任越来越大。“消防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放松的机会。一年365天,每天心里都要装着这事儿”。近40年的从业经历,让郭云海落下了职业病,“平时走在路上,看到哪个地方冒烟了,最先想到的是消防方面出了问题;在家的时候听到消防车警笛响起,心里会想是不是自己的管片有情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郭云海按照上级指示在机场周边道路的道口执勤,发现不远处有一家电动自行车店正在用电气焊装招牌。郭云海在路过的时候看见里面都是木板,没有任何防火措施,当天又刮着风,要是一个火星溅出来点燃木板,后果不堪设想。“这不属于机场公安的管辖范围,但是自己从事消防监督工作,感觉有责任消除隐患”。郭云海马上联系街道办事处派人来处理,门店的焊接工作也被叫停了。

“消防工作是越干胆儿越小,但是越胆小就越细心,因为责任真的很大。”郭云海语重心长地说。正因如此,在培训的时候,他会反复强调消防监督员要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手勤”。

距离退休还有3年,郭云海积极“传帮带”,时常带领和指导年轻民警开展消防工作。他常说:“消防事业培养了我,我现在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将自己积累的消防工作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让年轻的同志们发光发热,为民航消防安全工作贡献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暄)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