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飞机的人都曾有这样的体验:来到行李传送带前,听到传送带启动的声音,就知道旅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将结束。您是不是很想了解行李去了哪里?行李是怎么被运上飞机的?
在首都机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人每天弯腰400多次,完成上万件行李的分拣装卸工作,只为让等待在行李大厅内的您尽早提取行李。他们就是首都机场地服公司(BGS)的行李操作员。作为首都机场重要的地面保障单位,BGS为45家国际航空公司、14家国内航空公司客户提供进出港行李分拣和运输保障服务。2018年,BGS共保障28.8万架次航班的行李分拣装卸。下面让我们走近BGS的行李操作员,看看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吧。
行李托运的“旅程”
旅客的行李一般被分为托运行李和随身行李两种。旅客可以携带随身行李直接登机;托运行李则需要旅客在抵达目的地后前往行李大厅自行提取,这种行李全程都由机场工作人员进行后台操作。托运行李的“旅程”其实并不神秘,只是因为旅客看不到它的运输过程。在值机柜台,也就是旅客在出发前与托运行李分开的最后地点,值机人员在初步检查行李安全和称重后,将行李放置在柜台旁的传送带上,行李的下一站就是机场内部的智能行李分拣系统。

在狭小的货舱里,行李操作员只能蹲着操作。
大量行李通过传送带被运至智能行李分拣系统,然后经过智能扫码,根据航班号被运到行李分拣大厅。行李到达分拣大厅后,经操作人员处理,与其他去往相同目的地的行李一起被放置在一个叫集装器的“大房间”里。集装器被装满后,行李由运输司机从分拣大厅送至飞机下,再由操作人员将集装器装入货舱。待飞机到达目的地后,行李经过行李大厅的人工分拣,被运至传送带上,直到抵达旅客手中。
与时间赛跑,没工夫擦汗
“我来到行李提取转盘,为什么行李没到?”这是很多旅客的疑问。在通常情况下,BGS的行李运输执行严格的标准。根据机坪运输区域条件限制、飞机停靠位置等,行李运输时间各不相同。比如我们都知道,飞机停靠区域分为近机位和远机位。近机位旅客通过廊桥上下飞机,时间短;而远机位旅客还要乘坐摆渡车穿过机坪,上下机时间长。行李装卸运输时间与旅客的上下机时间是类似的。在一般情况下,行李运输时间为近机位18分钟,远机位35分钟。当然,也有极特殊的超远机位,行李装卸运输所需时间更多。

行李操作员进行卸机操作。
一般来说,远机位行李装卸运输往返一次需要50分钟,其中行李卸机15分钟、中途运输25分钟、行李上传10分钟。行李在运输途中还要通过飞机滑行道,如遇飞机滑行频繁,行李很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到达旅客身边。“我们都在抢时间,在装卸行李的时候都没工夫擦汗。”一位行李操作员说,“三伏天在狭小的货舱里只能猫着腰,半蹲着搬运货物,十几分钟下来,像在水池子里泡过一样。”
夏季来临,机坪上的作业经常会受到特殊天气的影响,行李运输岗也要采用非常规操作模式。在遇到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时,BGS将为可能积压的行李设置等待区,并开通大件行李绿色运输通道,使原本混乱的行李分拣大厅变得有序,降低人工分拣差错率,提高行李运输效率,让行李大厅内焦急等待的旅客尽早提取行李。
悉心呵护每件行李
旅客托运行李要经过装卸、转移等近10个环节,任何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行李运输不正常。为了保护好每件行李,BGS行李运输岗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落实行李服务保障标准,成立了专项小组。在对国内航班的行李操作统计中,专项小组开展相互观摩、沟通互访、定期反馈、建立联合保障微信群等措施;开能“京沪精品快线”,行李直达飞机区,并实行双司机制,使行李提取率达到100%。

行李操作员依照“两横一竖”的标准码放行李。
此外,BGS还结合行李操作实际,明确员工操作规范,创新性地制定了“四不四轻”“两横一竖”“线式上传”“上铺下垫”等操作标准。为保障行李运输安全,BGS向司机发放红马甲,醒目的“行李安全员”标志起到了员工自省和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与此同时,BGS对员工进行名贵箱包识别培训,根据航空公司的差异化要求在行李提取转盘旁放置机组和头等舱旅客指示牌,集中摆放行李,确保机组和头等舱旅客行李快捷、安全运输。(《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