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银川机场打造便捷出行:一张脸,畅游机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6-10 16:46:00

靠脸吃饭?靠脸取钱?靠脸登机?是的,这个时代的变化速度,远远快于我们的想象。一时间,一张脸就能取代银行卡、身份证、手机、飞机票,成为让人们生活更便捷的“万能钥匙”。这把“万能钥匙”在民航旅客的出行过程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晋虎直言:“简单来说,就是‘一张脸,畅游机场’。”

银川机场是我国西北机场群的重要成员,自2017年正式启动“便捷出行”项目以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等新产品、新技术,着力为旅客打造了全流程无接触、轻松、高效、愉悦的智慧出行体验,让旅客可以在机场享受到自助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真情服务”,从而赢得了旅客的赞叹。有旅客称,因为银川机场,让她记住了一个城市。

那么,银川机场究竟是如何做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银川机场践行“便捷出行”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旅客视角出发,让旅客在机场有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体验,比如缩短等待时间、减少排队次数等;二是从机场角度出发,释放现场保障资源,包括人力、设备设施的投入,提高机场通关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等。

在更新理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便捷出行流程,银川机场将旅客从进入机场到登机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环节,并对每个环节不断分析、研究,不断总结、优化,只为给旅客带来更好的服务感受。

在值机环节,针对有无值机、有无托运行李四类旅客,银川机场会推荐不同的值机方式,主要倡导旅客使用网络值机办理手续。

在航空公司官网和值机APP的基础上,银川机场也在其机场公众号“塞上行”内增加了值机模块,并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旅客网络值机。对于已经网上值机且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可以直接凭身份证进行安检。在出发大厅内,银川机场设置了移动手持值机办理岗位,为不习惯网络值机的旅客快速办理值机。而对于有托运行李的旅客,则可选择自助行李托运或传统托运柜台办理行李托运。

在安检环节,银川机场在所有的安检通道安装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平台和识别设备,增加了人脸的采集和比对,现场采用的“十合一”采集设备,可以识别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护照等主流证件信息,系统支持身份证“一证通关”,也支持基于航信通的电子二维码“双证模式”,通过系统比对和人员核准,增加了验证环节安全裕度,提高了比对的可靠性,也为后端定制服务产品应用提供了“人脸”信息。

在候机引导环节,银川机场主要提供了两款产品:一是基于人脸识别和GIS导航的“智慧航显”,旅客对视设备后,航显会专栏定制显示信息,包括登机口、登机时间和最优的路径,这样一来旅客就不再需要在繁多的信息中寻找所需航班信息。二是“智慧查询终端”,旅客可以进行楼内设施索引、导航及一对一、面对面的视频问询服务。同时,为体现人文关怀,银川机场根据不同的情况对闸机集成了多种提示音,如“欢迎登机”“请稍后”等,进一步提升了旅客的服务体验。

在登机环节,旅客不再需要为寻找登机牌而手忙脚乱。走入登机闸口,无须提供任何凭证,对视摄像头后就可以“刷脸”通过,通信效率比人工扫码提高约30%。

在舱门复检环节,银川机场计划通过人脸识别AR智能眼镜,快速核准旅客航班和机位信息,不仅保证了安全性,也解放了监护和服务工作人员的双手,使旅客无感通过,提高了旅客出行的舒适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银川机场“自助值机率+网上值机率”,从推行便捷出行前出港总人数的59.7%,递增到现阶段的68%,其中仅网上值机率就提升了10.9%。更重要的是,机场的保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数据显示,去年银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95万,在没有增加值机柜台开放数量的前提下,仅使用了设计量的50%就达到了服务标准,较原计划节约了大量资源。而这些被释放的人力资源又主动走出柜台,走到旅客中间,进一步丰富了银川机场“真情服务”内涵。(《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吴丹)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