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长沙机场"油改电"试点 匠心绘就蓝天新画卷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4-01 15:48:00

f4.jpg

近年来,长沙机场积极响应民航局关于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持续推进“油改电”试点项目,结出了累累硕果。截止2019年3月,长沙机场共购置各类电动车辆超过机坪适宜电动化车型总量的50%,电动车覆盖率居行业领先;在用机坪电动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0吨……“油改电”项目是长沙机场打响的一场不寻常的“蓝天保卫战”,更是机场人用匠心践行民航精神,用匠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着眼未来科学规划绘就蓝图

机场地面车辆“油改电”项目是民航局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之一。民航局发布的《绿色机场规划导则》中明确要求在民航机场建设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打造绿色低碳航空。这对于着力打造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现代化机场的长沙机场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下好“先手棋”,才能打好“主动仗”。取得试点机场资格后,湖南机场集团高度重视,立即牵头成立了长沙机场“油改电”试点联合工作组。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国际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积极对接国内一流的信息平台,结合机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试点三年的目标、关键技术选取与实施方案、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数十次调整和完善后,制定了《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地面特种车辆“油改电”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在机场飞行区内建成完善的纯电动车辆充电公共服务网络,并在运行中逐步用纯电动车辆替换传统燃油车辆为宗旨,将试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在试点过程中,长沙机场始终坚持系统思维,以搭建“可持续市场化运行的长沙机场飞行区充电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将充电桩点位布局,配电系统建设,电动车型选择和规模,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均纳入规划范围,划分为电力改造、电动车辆购置、充电桩及监控管理系统、充电维护站建设四个部分。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规划科学,一纸“蓝图”绘到底。2015年8月,长沙机场全面铺开了“油改电”试点工作。

多措并举爬坡过坎屡破难关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循着长沙机场“保卫蓝天”的足迹,笔者来到位于长沙机场T1航站楼的机务保障部特种车队。只见车间内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洁净如新的“大家伙”们,其中不少车身都印着“电动车”字眼。然而眼前的初具规模并非朝夕之功。回首“油改电”的三年时光,令机务设备器材部经理凌敏感受最深的是试点方案推行中一系列难啃的“硬骨头”、前进中的烦恼和“卡脖子”的难题。

机坪里各车型的电动车设计和装配迥异不同,是否适合一线操作,符合安全运行标准,都打着问号;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地面电动特种车辆电池材料、电压、容量、充电接口规格、充电链接控制策略千差万别,安全防护功能各异,互不兼容,导致充电设备重复购置、安全性差、使用率低、不能统一管理......每一个关卡都有诸多“难路虎”在翘首以待。

面对困难,机务人以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决心和勇气,把身子紧贴脚下的热土,把目光投向基层的需要,收获一个个传世之作。创新采用“试用”的模式,既检验车辆性能,为厂家的技术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又为机场积累运行经验,降低后续风险,达到了双赢。同时他们对厂家明确提出了统一充电接口标准、通信协议标准,实现对充电设备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之间通信协议规范统一;明确交互过程标准,严格按电驱模式、电池管理、国标兼容、通讯协议等设置入围门槛和评标方法;协助厂家开发国标低压充电桩,解决电压在100V以内的动力电池的兼容充电问题,在行业内得倒了广泛运用。

目前,长沙机场机坪电动车型覆盖超过10种,共计70多辆;已购置各类电动车辆占机坪适宜电动化车型总量的50%,电动车覆盖率居行业领先。

创新突破领跑行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长沙机场加快迈出绿色机场建设的步伐,“油改电”项目是其中重要一环。虽然没有前路可以借鉴,但长沙机场人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将行业前沿科技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努力把机场已有的硬件、软件变成基础、雏形,把机场的有限资源变成“油改电”的发展优势,首创多项技术方案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牵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才能激发创新潜能,迸发出强大动能,驶上快车道。为更好地防控“油改电”项目风险、量化运行数据指标,长沙机场采用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化手段,在特种车辆上加装车载智能终端、报警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对每台车辆实现远程监控定位,随时预警,确保安全。目前,充电设备已全部实现刷卡认证、充电检测、数据监控、计量缴费、数据分析和人机互动等功能,实时与智能管理监控平台互联。

在电力供应方面,他们提出研发电源智能分配器,错峰分流电源,电动车辆充电设施、桥载电源和空调、飞机泊位引导系统等设备可共享供电和通信网络。并通过一次施工将配电和光纤敷设到每个停机位,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至少500万元的电力设施建设投入。

今年4月,机场将对T1航站楼维修场地进行整体改造,创新打造电动车集中充电维护保养站,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将为机场特种设备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管理提供更有力的硬件支撑。

整体来看,长沙机场“油改电”项目实际成本比2015年概算减少40%左右,投入产出比居行业领先。项目投入运行后,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共有70余台电动车辆34台充电桩投入运行,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00余吨,被民航局“油改电”试点专家工作组誉为全国6个试点机场中“考虑最周全、起点最高、规划最系统、架构最完善”的机场,成为业内的标杆,吸引了十余家机场与航空公司前来学习与考察。

匠心匠行锻造攻坚尖兵团队

在“油改电”这条路上,长沙机场已经奔跑了三年有余,成功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模式”。而“油改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最离不开的是熟悉设备研发原理、操作、维护、保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正是一群不怕吃苦、不畏艰辛、不惧挑战的机场工匠,用勤劳、智慧、勇气,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说到“油改电”,机务人不约而同提到了机务工程师、“油改电”项目领航人周宇群,大家口中的“周工”。在一线扎根20多年,周工带领的设备器材部拥有10多名技术骨干的创新团队,获得1项国家专利,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数十个,为机场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也为“油改电”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f5.jpg

周宇群在排查车辆故障

2015年,周工就凭着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积极为集团“油改电”总体规划建言献策,最终长沙机场的总体规划在众多机场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全首批六家试点机场之一。面对全新的“油改电”项目,周工带领团队一步步摸索前行。数不清多少个日夜,周工和团队一起学习行业前沿科技,在大大小小的特种车辆或机坪里实践探索,频频攻克技术难题,提出了诸多改进建议。

2017年,机务保障部购置了新型的电动飞机牵引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设备出现了故障率高、稳定性差、性能参数不符合要求的现象,经过对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周工和他的团队发现设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并且提出了数十项改进意见。生产厂家得到反馈后,专门邀请周工到厂里与设计人员沟通论证,最后,该厂家完全推翻了原有的设计将该型设备返厂改进。2018年,经过改进后的设备重新投入使用,性能指标、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满足了机务运行需求。同时,该厂家也带着该型设备参加各种展会,进行重点推广。截止2018年底,周工及其团队共要求厂家整改100余项,实现了多项突破。

通过三年“油改电”项目建设,长沙机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机场发展相结合,不仅促进了环境保护,确保了安全运行,还带动了经济效益提升,推动长沙机场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机场“油改电”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下一步,长沙机场将持续推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前沿,攻克深度技术堡垒,用高质量发展续写保卫蓝天的辉煌新篇章。(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慧)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