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机票拉近了祖国各地的距离,一次客桥对接拉近了飞机与地面的距离。这个春运忙起来了,航班量大幅增多,旅客量骤然剧增。上下飞机的过程中,归心似箭的旅客们少有人会注意到那个开廊桥的司机师傅们。于微正是这样一个运行班组长,确保安全高效,严格执行标准,沉稳心态和过硬技能,驾驶廊桥与飞机对接,铸就了这样一个廊桥中的“真英雄”。
十年廊桥对接工作“零事故”和“零失误”的他,工作在T3,是这个群体里的不那么起眼的一员。他始终如一、不懈努力,先后获得首都机场博维公司“优秀员工”“技术能手”。通过精湛的技艺,在首都机场集团首届客桥操作员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分别获得“个人单项第一名”“全能第三名”。并被评为首都机场金牌员工。今年初,他再次被首都机场安委会授予了2018年度“国门真英雄”的光荣称号。
1月27号,是春运第七天。
家住长椿街的于微,5:50已经准时坐上了地铁,白班就要这个点出门,他曾玩笑说,十多年早已经习惯了这个点儿上班,路上可以再休息一下。不轻不重的话语,是这些年他背后的艰苦历程缩影,也正是这些让他每一步走的更加坚定。
作为运行班组长的他,开始主持泰山班组班前会。按照《公司班组长手册》的要求,他首先重点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给大家合理分配了工作任务,最后还传达了公司及部门的一些新要求……泰山班组是博维公司的一个品牌班组。现有员工37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组,肩负起整个三号航站楼132台廊桥的运行保障工作,每天有近千架次航班的对接任务,而于微便是这个班组的领军人物。

虽说他是名班组长,可他没有脱产,自己有时仍要把守桥位。说起操作廊桥,于微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信。他说:“开廊桥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第一,虽说廊桥操作是个熟练工种,可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也许由于你的一个小失误,就有可能对飞机的安全造成影响,就有可能给航班造成延误。春运期间,我们要让旅客感受到像家一般的温暖,为旅客争取一个平安、顺畅、舒适的出行环境……”
紧张的工作节奏,让于微很难保证准时准点去吃饭。他根据航班的情况,合理调配人员,通过航显信息、ACDM系统、雷达查询等手段,提升航班监控能力,利用微信平台跟踪班组员工的到位情况。在于微的意识里,航班要个个有人盯,人员要随时有人管。特别是在夜班工作中,这位班组长的工作压力更为突出。在人们进入梦乡的午夜时分,正是员工疲惫之时,国内进出港航班慢慢趋于平缓,而国际航班开始大面积活跃起来。“国际区域航班的特点是多样化。首航出港,过站出港还有进港航后,而且机型复杂。桥载设备接驳的规矩,各航空公司又有自己的特殊要求,给岗位运行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于微介绍说。
于微始终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做一名忠诚的廊桥守护者。涉及到安全运行,他从不放过任何细节,严格落实“安全隐患零容忍”和“四个落实到班组”的各项工作要求,同时他也保持着安全运行零事件的记录。他撰写的《双人监护流程》也受到了领导和客户的一致认可。并大胆尝试规范操作的新流程,实现了廊桥“向前一步走”的创新举措,在靠接廊桥前,实施“预对接”。据测算,常态下可缩短对桥时间30秒,效率提升14.35%。
新春在基层,温暖回家路。在为航班争分夺秒的服务中,在廊桥操作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自己默默的坚守,温暖旅客的团圆归途路。(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根宁、田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