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白云机场40年 在新中国民航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27 13:59:00

改革开放40年,春华秋实编织着白云机场人不忘初心的民航强国梦。40年来,从一座航站楼、一条跑道,年客流量仅66.1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0.64万吨,发展成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年客流量超过6500万人次全球机场排名13位的空中门户。白云机场40年来的发展巨变,在新中国民航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作为国内三大机场之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白云机场”)是南中国连接世界的航空枢纽,也是亚洲乃至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随着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白云机场无疑已经迈入世界一流航空枢纽建设的快车道。

南大门

这里开启新中国最早的国内航线

说起白云机场,很多人已不记得它有“新”、“旧”的说法,只有少数“老广”会偶尔忆起白云机场的旧址及其经历的风风雨雨。

1932年,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空军在广州的远郊棠下、棠溪、岗贝、萧岗乡征地,始建旧白云机场。隔年11月,白云机场竣工,广东航空学校迁入,成为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基地。此后,白云机场经历了抗日战争,从军用机场逐步变为军民共用机场。

广州解放后,中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接管了白云机场,并于1950年3月将机场移交给新成立的中国民航广州办事处。1950年8月1日,“天津-汉口-广州”开通,是建国后首开的两条航线之一,史称“八一”通航。随后多年,白云机场交替承载着新中国军用和民用航空的发展。到了1964年4月29日,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开通“达卡-上海-广州-达卡”国际航线,标志着中国民航打破空中封锁。与此同时,民航局决定对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按国际机场标准扩建。自此,白云机场的名称多了“国际”二字,定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白云机场的“白云”二字,源于旧机场地理位置靠近的白云山。当时,坐落在白云山西边的旧白云机场,拥有一条跑道、一座航站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国的“南大门”,旧白云机场的第一代候机楼也成了广州接待中外领导和宾客的重要场所。

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广东经济的蓬勃发展,旧白云机场亦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多项业务指标跃居全国第一--1980年至1992年飞机起降架次居全国机场第一位、1986年至1992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机场第一位,成为国内最繁忙的机场。1994年,白云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从这里出发的“老广”旅行团、春运热潮、电子产品和海鲜货物,都向世人展示着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节奏和繁忙景象,成为后来描绘广东改革开放腾飞的时代经典画面。

随着广州市区不断扩大,旧白云机场渐渐融入繁华的闹市之中,原有的运行保障能力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旧机场规划搬迁已提上了重要日程。1992年,新机场的选址工作正式启动,最终选址在距市区北部28公里、占地规模比旧机场大5倍的花都区和白云区交界。2000年,新机场正式动工,耗资198亿元,历时4年竣工。

一夜转场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004年8月4日22时50分,随着广州-湛江CZ3265航班腾空而起,旧白云机场功成身退,完美谢幕。次日,新白云国际机场无缝启用,一夜跨入“双跑道时代”,也为广州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

新旧机场一夜“无缝”对接,创造了国内最大规模机场一夜成功转场的先例,在中国民航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机场的启用,一方面解除了狭小、拥挤、靠近市区等制约机场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消除了夜航限制,得以24小时运营。此后,白云机场不断扩建和完善各项设施。继2009年1号航站楼东三、西三指廊建成启用,飞行区东南站坪、国际1号货站相继建成。2015年2月,随着一架从洛杉矶飞往广州的A380客机平稳降落第三跑道,白云机场第三跑道正式投入使用。

转场14年来,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大幅攀升,2004年转场当年突破2000万人次,其后每三年净增加1000万人次,到了2013年一举突破5000万人次大关,仅每年客流净增量就相当于一个内地机场客流量。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2017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583.69万人次,在世界机场中排名第13位。一位改革开放前就在白云机场工作的退休老员工这样回忆说,感受到了白云机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前最早有老旧的“里2”和“子爵”飞机在白云机场起降,后来这些机型逐步淡出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三叉戟”、“安24”等机型,而现在更加舒适、载客量更多的空中巨无霸B787、A380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空中快车”,航线网络覆盖更加广泛,“想飞哪就飞哪”的目标得以实现,旅客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都实现了新突破。

截至今年8月,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210多个通航点,通达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80家航空公司在白云机场运营,其中外航和地区公司50家。而对比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白云机场只有驻场航空公司20多个、国内和地区航线28条。现如今的白云机场,不仅是广东广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T2启用

世界一流航空枢纽建设再提速

今年4月26日,白云机场65.87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启用,同步启用的还有22.2万平方米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中心(GTC),设计容量可满足年旅客吞吐4500万人次的需求,标志着白云机场迈入“双子楼”运营时代。至此,白云机场拥有两座航站楼、三条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可满足年起降航班6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和货邮吞吐量250万吨的运营需求。

近年来,白云机场不仅与基地航空公司南航共同推进“广州之路”枢纽品牌建设,更与星空联盟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做好服务、做大市场“蛋糕”。借力今年世航会,白云机场不断深化与航空公司合作,增加航班频次、优化机型、开拓航线,进一步拓展欧美航线,巩固东南亚、澳大利亚优势航线,打造非洲快线,发展南美航线,搭建更优质的“空中丝绸之路”。

在今年6月举行的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上,白云机场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嘉臣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国际航空枢纽基本打造成型;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8000万人次,进入全球前10位,货邮吞吐量达到230万吨,预计进入全球前12位;稳居“全球十佳服务机场”和国内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优秀服务机场行列。

在2018年广州举办的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广东省机场集团与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以及西伯利亚航空等7家航空公司签署了航线开发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白云机场将开通马德里、米兰、圣彼得堡、伊斯兰堡等多条高质量国际航线。计划未来三年新开国际航线近30条。

从长远发展看,从2021年到2025年,通过五年努力,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成型,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形成集航空、高铁、城轨、地铁、公路的国内先进的空地“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如今,白云机场正在推进3号航站楼和第四、五条跑道规划建设,未来将站在全新节点上,锐意进取,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勇担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枢纽的全新使命!

光阴的故事

见证白云机场一路腾飞

作为服务社会发展、保障旅客出行的公共平台,白云机场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相伴相随,其成长变迁已深深融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之中,对此安检、值机、地勤机务、飞管、货站、消防、航食等不同岗位的白云机场人最有感触,他们的一个个小片段、小故事都能折射出白云机场40年的蓬勃发展。

“1992年建站时,安检站只有6条安检通道,目前共有安检通道239条。安检设备从单视角黑白屏幕的国产X射线机,到如今的毫米波人体安检系统、爆炸物/毒品探测仪等。从”要旅客转身“到”主动围着旅客转身“,从强制性的安全检查到人性化的设立男性安检通道、女性安检通道等,白云机场安检越来越讲求安全与服务并举。”安检护卫部一大队副大队长梁燕飞说。

对于购买机票,航空运输服务分公司国内值机室主任郝文进感触良多。上世纪90年代,只有职务到达一定级别的人,才可以凭借单位的介绍信,来现场预定机票。“在老白云机场时,由于值机柜台有限,每一个航班都由指定柜台完成,主办值机员要根据航班人数,制作出相应数量的登机牌,航班信息都是手写,出牌慢,柜台前总是排长龙,拥挤又喧闹。如今,网上值机、手机值机、自助值机已全面覆盖,自助行李托运也投入运行,科技创新给旅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值机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说到机务维修从“小作坊式”逐步走向国际化,地勤公司机务工程部安全质量室主任武佳竞最有感触。1994年,白云机场地勤公司成立“机务维护部”,主要负责简单的绕机检查和接送。“地勤机务第一家客户是川航图154,每天只有几个航班,机务比机组人员还多。”如今,白云机场机务维修技术水平得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工程、技术、质量系统,可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层次的维修工作。部门现有员工300余人,单放行人员就有70多人,持有美国FAA执照4人。代理航空公司由8家变成如今的73家航空公司,其中国内28家、国际45家。

“当初物流公司只提供航空货物运输销售代理业务,后来成立了物流中心,2008年成立了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从单纯经营航空货站业务发展成为以航空货站为核心的物流服务平台。”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王翼介绍,2017年货站处理的货邮总量达62.72万吨,货量较10年前实现了翻番,在白云机场货站市场占据了35.2%的货量份额。2013年,货物年处理能力52万吨的国际1号货站启用,国际货量迅猛增长。“过去我们一直以国内货运为主,如今我们的国际货量已超越了国内货量。”不仅如此,作为国家首批设立的跨境电商业务试点的白云机场跨境电商园区,也为货站带来年均超千万的收入。

“老白云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一条平行滑行道、两个灯光站、十几个调光器、20多条灯光回路和两千多盏助航灯具。而现在则有3条跑道和148条各类滑行道,助航灯光增加到6个灯光站、322台调光器、255条灯光回路和23926盏助航灯具。”谈到助航灯光这些年的变迁,飞行区管理部灯光管理部经理杜菁感慨万分,“从前,想要调节灯光参数或者检查灯具状态,只能逐个去手工操作,因此夜间必须有人值守。而现在监控员们只需在灯光总站监控室轻点鼠标,即可远程操控灯具性能参数。这也使得白云机场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飞行区灯光站点无人值守的机场。”

改革开放以来,在消防科技进步与消防设施装备更新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消防安保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徐新介绍说:“原来老白云机场消防车只有5台,目前已拥有载水量可达16.8吨的美洲豹和豪士科、多功能破拆车、跑道泡沫喷涂车、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等在内的消防特种车辆22台。”此外,白云机场消防从德国引进了模拟航空器真火训练系统,这在国内机场尚属首套。随着大型航空器越来越多,白云机场消防还引进了一套大型搬移救援设备,可独立完成纵向横向行走、360度转弯等功能。

十年前国内航班基本使用通用餐谱,国际航班就是吃传统法式西餐,如今航空餐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汉莎公司生产部经理助理肖君介绍说:“除了为每家航空公司定制餐食,还为精品航线制作星级化的精美特餐。根据国际航线特点,还聘请了清真厨师设计并制作中东、非洲、东南亚等穆斯林地区的清真餐食,让旅客在飞机上也能感受家的味道。”(《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梁永军、郭瑛、冯智君 通讯员穗机场宣)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