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志立 刘莎莎 报道:庆阳机场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管辖的7个民用机场之一, 1977年10月1日正式通航。自2015年省民航机场集团回归省管以来,庆阳机场阔步发展,三年三大步,旅客吞吐量和航线数量持续增加,为庆阳市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庆阳市革命历史悠久,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庆阳机场依托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成为了甘肃民用机场里唯一的“红色旅游机场”,弘扬和传承“南梁精神”也成为庆阳机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红色旅游机场”,涌现出了许多传承南梁红色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王克锋就是其中一位。
“车往后倒一下,对就这里!”王克锋示意停车检查,大家下车后果然发现了一颗颜色与跑道基本一样,个头比指甲还要小的石子,“虽然检查道面的时间非常紧凑,但是我们一定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检查工作认真仔细,别看它只是一颗小石子,却很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王克峰对年轻同事说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跑道检查使得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他的眼中,容不得跑道上出现一粒小石子、一条小裂痕。54岁的王克锋有着32年的党龄,他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庆阳机场场务。1982年至1994年在部队服役,1986年6月2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进入民航工作。近几年,先后获“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有的设备说明书是英文,他就回家让女儿用手机翻译成中文,再一步一步对照着理解学习。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的环境。自2015年省民航机场集团回归省管以来,不断增加的航班和旅客吞吐量,使庆阳机场的服务保障工作也接受着巨大的考验。场务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关系到每架飞机的顺利起降,更是马虎不得。为了做好工作,王克锋主动向兄弟机场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积极、主动、认真的钻研岗位业务知识。工作之余对新进设施设备使用方法进行学习,有的设备说明书是英文,他就回家让女儿用手机翻译成中文,再一步一步对照着理解学习;场务工作中,少不了设备支持,除了让这些设备“会听话”,还要学会“照顾他”。设备故障了,他就趴在地上修,从刚开始摸索着修,到现在教别人修,身上常常满是油渍和泥土,他常常笑着说:“这些机器跟我都有感情了,以后退休了可得经常回来看看。”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要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上。
![更换鸟网.jpg 更换鸟网.jpg](./W020181203564832243634.jpg)
王克锋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把“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夏季机场周围鸟类较多,夜间还有蝙蝠低空飞行,为了保证航班正常运行,王克锋带领班组成员除了每天在飞行区进行驱鸟工作之外,还加班加点的更换破损的捕鸟网,累计更换面积6000多平方米。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对庆阳地区的鸟类习性了如指掌,哪些鸟类在哪个季节增多,哪些鸟类在这个季节飞行高度是多高,他的工作本上一一详细记录着。“每架飞机起飞和降落的两个瞬间都是非常短暂的,总共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但是在这短短的10秒之内,一盏导航灯被遮挡、一只突如其来的飞鸟、甚至是跑道上遗落的一颗螺丝钉,都可能严重影响到飞行安全。”他常常对班组成员这样说。
今年庆阳地区降水丰沛,机场飞行区杂草长势迅速且较多,他和组员们的工总量更大了,时长加班加点割除飞行区杂草。寒冷的冬季给飞机跑道除冰雪,他和组员们在室外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场务工作是机场飞行区保障的“一线阵地”,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除了检查跑道,场务人员还肩负着飞行控制区道面标志线的维护,跑道、平滑、联络道清扫及修补,防洪防汛,以及日常飞行区巡查、净空管理、基建管理等工作,而这些,离不开场务工作人员承星履草、胼手胝足的坚守。
王克锋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肩负的是重大的责任。正因为有像他这样的一群可爱可敬的甘肃民航人,旅客才得以安全舒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