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青海省北部,巍巍的祁连山脚下,一座现代化的民航机场——祁连机场——建成通航。在两年多的艰苦建设过程中,青海机场建设者克服了高海拔、雨雪多、有效施工期短、土方量大、地质结构复杂等诸多困难,在茫茫草原上架起了一条通往“天境”的天路。
战天斗地 26个月建成一座机场
2018年6月,记者来到祁连机场。原本烈日当空的天气瞬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雪。“没什么可惊讶的,我们这儿7月飞雪也很常见。”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祁连分部副指挥长唐黎钢说。
祁连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全年仅4月~10月可以施工。而在每年六七个月的施工期内,6月~8月降水频繁。以2016年为例,施工期内雨雪天气就占了107天,算下来一年仅施工三个半月。
2016年,机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土方工程。在土方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降水会导致原土中的含水量急剧增大,在压实碾压过程中出现翻浆跳土现象,直接导致土基压实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也就无法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只能停工等待晴天。
2017年,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为跑道和各项单体楼及机场总图工程施工。跑道是机场的生命线,建设标准极高,浇筑混凝土后,如果在混凝土初凝阶段突遇降雨,雨水会在完成抹面的混凝土表面砸出凹凸不平的小坑,严重影响道面平整度;此外,雨水冲刷会造成道面表面出现细微裂纹,最终会出现断板等工程质量问题,因此,一旦下雨只能停工。在单体楼施工过程中,下雨时,基坑会积水,无法进行基础施工,也只能停工。据统计,2017年,施工期内降水天气为77天,相当于仅施工四个半月。
2018年4月复工以来,工程主要进行航站楼装修和航站区总图工程及其余单体工程收尾工作,至6月20日工程全部完成,共计施工70天,其中降水达38天。
面对重重困难,祁连机场的建设者们心中清楚,有困难不代表工程进度可以放缓,海北州和祁连县的人民享受民航便捷出行的迫切需求不能等,民航局普及基本航空服务的计划不能拖,青海省机场建设布局的进程不能慢。祁连机场这份答卷,既要得满分,也要早交卷。
本着这样的原则,祁连分部的建设者们与参建单位群策群力,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既有对以往工程经验的总结提升,也有针对祁连机场特殊环境的大胆创新,尽最大可能减小降水对机场建设的影响。
首先,分部、施工单位把握每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延长施工时间,部分工序开展夜间施工。在雨雪天气下,尽量开展一些受天气影响较小的工程,如绿化、室内工程等。除紧急情况外,几乎所有的会议都选择在雨雪天召开,把宝贵的艳阳天留给施工。在雨雪天气下,积极开展备工备料,筹划施工,一旦天气转好,保证随时可以施工。除此之外,还应用防雨布、防雨棚等辅助设备,采用临时挖掘排水沟、抽水等手段,争取在雨雪天气下尽可能多地赶进度。总之,在祁连机场的工地上,天气随时可能变坏,但人们按目标时间投入运营的信心却永恒不变;施工可能有时暂停,但建设进度却始终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除了降水频繁、施工期短之外,祁连机场建设还面临着土方量大、场址地下历史矿洞多、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地貌多变、冻土深度大、净空条件差等难题。然而,在全体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克服诸多困难,祁连机场实际建设周期仅26个月,成为青海省建设速度最快的支线机场,竣工后通航审批时间也是青海省近年来投入运营的同类机场中最短的,被誉为“祁连梦想”。
集中精力 打造绿色机场
祁连机场从一开始就是青海省机场建设中环保要求最高的支线机场,机场建设者也确定了“建设绿色天境机场,放飞祁连百年梦想”的目标。
祁连机场场址位于祁连草原上。为了做好对草原的保护工作,在机场土方施工之初,分部先对地表优质腐殖土壤进行统一剥离、集中堆放,待基层土方施工完成后,再对场区所有未硬化工作面进行回铺,统一绿化。
边坡植草实验基本与机场净空边坡处理工程同步进行。通过多方案对比,分部确定用棕椰绳满铺覆土的种草方案,最终做到施工完、边坡绿,水保好、集中排,既保证了绿植生长,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待机场工程整体完工时,所有人工种草甚至比周围原始牧草长势更好,真正实现了空港处处景色新、放眼绿满祁连川。
祁连机场天气晴朗时较为干燥,各种施工车辆容易引起扬尘。为防止尘土污染机场周边草场,分部要求施工单位的土方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用防尘网进行遮盖,同时每个施工队伍均配备洒水车,每天定时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除了在建设过程中做到环保外,分部还充分考虑了运营过程中所需的环保设施,修建了机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机场生产生活污水;修建了机场绿化用的4000立方米中水池,专门用于机场绿化;修建专门用于垃圾处理和分类的转运站,对机场内产生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油库区域设置一座事故池,防止油料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在锅炉房内设置一套专门的烟气处理系统,对烟气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处理,保证达到排放标准。
从建设到运营,分部采取的种种措施充分考虑了环保需求,使祁连机场融入祁连县的生态环境之中,真正成为一座“绿色机场”。
拓宽思路 为地方经济添活力
“我们不想成为地方政府的负担;相反,我们要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青海机场公司祁连分公司总经理马延青说。
祁连县有着丰富的旅游和畜牧业资源,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祁连机场分公司正是从这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资源入手,通过推广这些资源来获得收益,进而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
7月,经过祁连机场分公司的协调,祁连风光宣传广告在西宁机场T2航站楼的各个廊桥上亮相,从西宁机场进出的旅客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祁连景色之壮美。祁连县各景区较为分散,适合自驾,祁连机场分公司引入租车公司,为乘坐航班来祁连县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这也使祁连成为青海少数可以提供租车服务的城市。
作为青海省首座旅游机场,青海机场公司给祁连机场的定位是:公园式、景区式机场。本着这样的原则,祁连机场通航以后还将持续打造机场绿化和美观工程,建设环场区观赏木栈道和自驾营地,把机场建设成为当地的旅游集散中心,并与省内各大旅行社和祁连旅游局合作,推出与民航密切相关的旅游产品,促进祁连县旅游业发展。
除了旅游外,祁连机场分公司还积极发挥青海机场公司和西部机场集团的品牌优势,创立“空港牧场”品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祁连机场分公司建成了“空港牧场”,养殖牛、羊、鹿等牲畜,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宣传祁连县的畜牧产业。
“相对于补贴,我们更想要的是投资。”马延青说。拒绝等、靠、要,变补贴为投资,就是青海机场公司对于支线机场的独特发展理念。(《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高雅娜 通讯员李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