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万人次,达到78.5万人次,增速达到13.06%。今年,牡丹江机场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截止目前,旅客吞吐量增速达17%,预计该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90万人次,将继续领跑黑龙江省内支线机场。

建成初期的牡丹江机场
这座1985年通航、建成已经30多年、位于三线城市、甚至不与省会机场通航的支线机场,为何近年来旅客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老机场焕发新活力的秘密究竟何在?

改造后的牡丹江机场焕然一新
吸引旅客 主动服务旅游业
8月10日,来自湖北的齐先生刚刚走出牡丹江机场航站楼一层到达处,就看到了机场大厅里摆放的一台智能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就能查看景区概况、旅游攻略、景区导览,还可以实现在线购票。“我是第一次来牡丹江,想自助游去镜泊湖避暑,没想到在机场就能查看景区的信息,很方便。”齐先生表示。
牡丹江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最为出名的就是镜泊湖和雪乡,来这两处景区旅游最佳季节分别是夏季和冬季。夏冬也恰好是国人旅游出行旺季。如何把地区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与航空市场衔接起来,牡丹江机场不断探索。机场与牡丹江市旅游局和景区主管部门合作,尝试构建“无缝衔接”式的旅游体验。除了牡丹江机场与景区主管部门在航站楼内放置智能显示屏外,机场专门为镜泊湖旅游集团设立了旅游大巴停靠区域,旅客下飞机走出候机楼就能上大巴,直达镜泊湖景区。
牡丹江机场还与各大旅行社开展合作。一方面开展传统旅游推介活动,另一方面,积极设计合理的旅行线路上。旅客来黑龙江省游玩,可从哈尔滨进,沿途游玩亚布力,再来到牡丹江,然后选择从牡丹江机场乘坐航班返回。同样的,旅客还能实现中俄或中韩跨国单程游,选择从牡丹江机场出发或返回。这样“不走回头路”的旅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
牡丹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的1/5,都是前来旅游的客人贡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牡丹江机场航站楼内,随处可见牡丹江各个景区的大幅图片。“机场把商业资源拿出来,免费给牡丹江旅游做宣传,我们和民航是一家人。”牡丹江市旅游委副主任郭冬霞对记者表示。
开拓市场 东边不亮西边亮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考虑到牡丹江独特的地缘优势,牡丹江机场在航空市场开发过程中采取“立足干线、发展支线,立足正班、发展包机;立足国内、发展国际”的经营战略,努力开辟新的航线。
近年来,牡丹江机场积极开拓航空市场,相继开通了牡丹江至烟台、青岛、济南、杭州、石家庄、沈阳、南京等国内航线,复航了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持续运营至韩国首尔航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旅游旺季,还适时开通了牡丹江至南昌、宁波、韩国釜山等旅游包机航线,进一步完善了航线网络布局。牡丹江航空市场一片向好。
然而,2017年底,为了配合首都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牡丹江至北京的直飞航班由每周21班减至每周7班。熟悉民航的人都知道,北京是个“自带流量”的黄金航点,每周至北京航班量的骤减,意味着旅客数量很可能会下滑。牡丹江机场又该怎么办?
机场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来牡丹江的市场需求旺盛,这些地区的人,喜欢先来牡丹江游玩,然而再去朝鲜半岛或者俄罗斯地区游玩。于是,牡丹江机场主动联系航空公司,加密了至大连、青岛的航班。尽管北京航班数量减少了,但找准了“痛点”,准确加密了需求旺盛地区的航班,和去年相比,今年暑假牡丹江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依然快速增长。
“牡丹江机场作为地方的窗口,吸引投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以年旅客吞吐量75万计算,1/5的旅客是来游玩的,每年最少也有15万旅客乘坐飞机来到牡丹江。这些旅客的消费能力普遍较强,即使每个人在牡丹江当地消费2000元,一年能直接拉动当地经济15亿元。”牡丹江机场总经理李军谈到。

改造后的牡丹江机场焕然一新
提升服务 老机场同样有魅力
1988年、1992年、1997年、2009年,牡丹江机场先后进行了4次重要的改扩建,然而该机场毕竟已经建成通航33年。作为老机场、小机场,如何适应已经超出设计容量一倍的庞大客流,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老旧的设施设备条件上为旅客提供与大机场无异的服务,牡丹江机场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
牡丹江机场拆除了候机楼内的部分广告设施,扩大了候机区域,改造了问询处、值机柜台和室内装饰,增加了绿植。同时,牡丹江机场还引进了自助值机系统、母婴休息室、多功能饮水机、充电桩、按摩椅等服务保障设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机场增设了自带食品就餐处,旅客可以在这里接到热水,坐着就餐。既避免了在候机大厅的混乱,也为让旅客就餐时更加舒适。
不仅如此,牡丹江机场还优化进出港流程,对安检通道和登机口进行了流程再造。机场拓宽了安检通道,安装使用新型安检查验检查设备,制作了行李和行李框回传通道,优化了开箱包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两条安检通道验放效率更高,通道也更加顺畅。在登机口,牡丹江机场借鉴国际上“分舱登机”的经验,在登机口设置4条通道,头等舱、军人等旅客以及后舱,中舱,前舱等旅客按顺序分批登机,很好地解决了旅客上飞机后过道拥堵问题,减少了旅客在室外等候时间,整体缩短了旅客登机时间。另外,牡丹江机场在进港行李提取厅设置了无托运旅客快速通道,航班达到时,旅客能快速分流,解决了行李厅出口拥堵的问题,旅客进港更加顺畅。
如果旅客不知道,他们难以相信这么漂亮的“花园式”机场是33年前的老机场。其实,只要肯在市场上下功夫动脑筋,肯真正为旅客着想、为其提供真情服务。不论机场大小、新旧,都能够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