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了解飞行区管理部今年上半年的不安全事件和排查隐患的统计数据,可以提供一下吗?”“现在可以通过公司OA直接登录SMS二期系统,进入统计分析模块,筛选相应条件后点击统计,所有数据图表就都有了”。这段对话来自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两名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业务交流。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持续探索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扎实落地,研发出集安全绩效、隐患风险、监督检查、安全信息、安全随手拍等九大类线上处理功能于一体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2.0版,该系统自7月16日起已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内部各属地部门、职能及技术支持部门正式运行,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标志着首都机场安全管理工作进入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 探索突破安全管理瓶颈
2017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9500万人次,随之而来的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一方面,现有工作模式导致业务流程执行的规范性和关联性不强,未能有效形成信息驱动的风险管理的完整闭环;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日常要面对大量的安全信息数据,处理分析较为烦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6月,首都机场安全隐患库已排查隐患1948项、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2889项、收到安全随手拍信息35000多条……面对上述问题,传统的线下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公司对安全管理需求,探索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为突破限制公司安全管理的瓶颈,提高管理效率,首都机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2.0版应运而生。在该系统上线之前,首都机场安全管理人员仍然通过线下电子表格、纸质检查单、纸质归档等传统方式开展日常工作,存在操作烦琐、不规范、数据公开度不足等问题。
管理流程规范 数据功能关联
为了更好地推进SMS体系扎实落地,落实国家、行业及公司各项安全制度要求,该项目技术人员在系统流程的设计上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要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升用户体验,给流程“瘦身”。通过项目组成员反复研讨,对公司隐患风险、事件调查、监督检查、自愿报告等14项安全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绘制流程图并对流程处理节点进行精简,保证了系统合规、便捷。
首都机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一个安全信息的闭环管理系统,各项业务流程之间具有信息触发关联功能。例如,针对典型异常事件可以启动调查流程,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可以直接进入隐患管理或风险管理环节,空通过持续开展定期反馈、跟踪验证、升降级、挂牌督办等工作,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最终实现问题闭环的效果。
监督检查移动化 统计分析精细化
该系统配套开发了移动端APP,实现监察人员移动监察。安全监察人员在每次监察前,无须再准备烦琐的纸质检查单,只需携带任意一台安装有首都机场“安全树”APP的手持终端设备直奔现场即可。APP支持现场调用隐患库、危险源库、安全制度规章等数据,可直接生成检查单,监察结果录入后可实时回传,从而大大提高了安全监督检查的机动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及时分析安全形势,开展预防式的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事件信息、隐患治理等八大类业务数据信息统计,可以进行30种维度的趋势分析,为公司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统计分析功能面向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全体员工开放,员工可以通过系统全方位了解公司及部门安全工作,及时预警确保首都机场持续安全。
突出分层级设计 努力提升用户体验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在本系统首页的标题栏上,有一个下拉条可以选择公司级首页和部门级首页,这就是该系统针对不同层级人员设计的差异化首页。也就是说,公司层级的安全管理人员适合查看公司级首页,可以从公司整体层面获取各类安全信息;部门层级安全管理人员适合查看部门级首页,可以从部门层面有针对性地获取各类安全信息。
除此之外,开发人员为提升用户体验还做了很多工作,例如,重点安全任务进展情况一键查看、在线生成统计分析图、依据待办紧急程度区别显示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便捷性。作为一个新系统和一个新的管理工具,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项目组将持续收集用户意见,不断升级系统。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在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也同步开展了安全巡查管理系统、安全状态监控系统的推进工作。目前,这两个系统分别进入了需求调研和开发阶段。未来,这3个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互联、互为依托,整合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大系统,实现公司安全管理、安全业务、安全状态监测预警的智慧化,这必将为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平安机场”“智慧机场”建设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周礼、曹亚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