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9日,民航局批复延吉朝阳川机场更名为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在全国160余个支线机场中,目前仅有5个更名为国际机场。2016年,延吉机场的国际旅客吞吐量达到68.2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24;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更是高达46.1%,居全国所有机场之首。
延吉机场“国际范儿”的“养成”离不开延边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一肥沃土壤,更离不开吉林机场集团、延边州相关部门、驻场各单位持之以恒的栽培。
地缘优势善借助
对韩航线获突破
“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江”是延边人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常说的一句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朝俄三国边界,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是东北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3个重心的交会点。同时,延边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朝鲜族人口75.9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5.8%。因为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具有相似性,有数以万计的延边人长年在韩国工作、学习,而延边亦成为备受韩国旅客和投资商青睐的目的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色赋予了延边打造对外航空口岸的绝佳区位优势。2000年,延吉机场迈出了开辟国际航线的第一步,开通了至韩国汉城的包机航线。有了包机航线运营的成功经验和稳定的市场需求后,延吉机场随后开通了对韩固定航线,并同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韩国的航空公司进行合作,运营航线。
在民航局的支持下,2014年中韩航权谈判后,延吉机场对韩定期航班有了爆发式的增长,由原来的每周20班增加到每周40班。目前,延吉机场对韩定期航线3条,分别为延吉—首尔、延吉—清州、延吉—釜山。2015年7月新增航权使用后,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营,延吉机场对韩各航线平均客座率已达到90%以上。延吉机场在增加对韩航线、加密航班上的努力与成效,使20余万长年在韩国工作、学习的延边人和来往投资的客商有了更丰富、便利、优惠的出行选择。2016年,延吉机场对韩旅客吞吐量达65.9万人次,排名全国第8。
延吉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保障国际民航运输离不开军民航双方积极协调,进行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多年来,延吉机场军民双方以“一旅两站,同场同心”思想为依托,凝聚共识,不断探索“契约精神”的深度内涵,在融合中加深默契,在默契中转向一体。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延吉机场的盲降设备投入使用,空防安全裕度提高,冬季除冰防雪力量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
近年来,军民航双方初步建立了筹划共谋、优势互补、风险联控的军民航融合保障模式,共同签订《延吉军民合用机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运行保障协议》,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延吉机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为其打造“国际范儿”至关重要的助力。
“州场合作”斩荆棘
“航旅结合”借东风
通过对韩航线打开国际化突破口后,延吉机场为进一步提高航空保障能力,开拓航空市场,主动加强与延边州政府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自2012年起,民航专项基金和省、州政府累计投入近1.25亿元进行了航站楼改扩建、楼体亮化、民俗化改造,将延吉机场打造成为独具朝鲜族民俗文化魅力,体验民风、民情的“延边第一站”。2013年,延边州成立了航线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至2017年,延吉机场累计获得航线补贴1.5亿元。目前,由省、州政府投资320万元的延吉机场航站楼国际到达厅改造工程也正在建设阶段。改造完成后,延吉机场将具备更强大的国际航班保障能力。
延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白山风光游、朝鲜族民俗风情游、跨国跨境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等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延吉机场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航空+旅游”发展模式。一方面,延吉机场和州旅发委合力加强航线旅游推介,开展“百人免费畅游延吉”活动等,把国内客源吸引到延边消费、旅游,将延边作为能量驿站,把客源输送到环日本海区域国家旅游、体验异域风情;另一方面,将环日本海区域国家的客源再通过延边这个旅游平台运送到国内。
在“州场”高效配合下,近年来,延吉机场复航了延吉—海参崴,架设了中俄空中桥梁;为方便中日两国居民来往,开通了延吉—大阪航线;济州航空、釜山航空、奥罗拉航空等外航的名字出现在航班显示屏上。
在“航旅结合”的助力下,延吉机场织起“四通八达、五光十色”的航空脉络,也为延边旅游业发展牵线搭桥。截至2017年9月,延边州今年已接待中外游客1560.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9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9.82万人次。
真情服务为旅客
长远规划赢未来
让中外旅客感受到舒适便捷的乘机体验和别具风味的服务体验是延吉机场打造“国际范儿”的一大秘诀。
延边素有“歌舞之乡、礼仪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延吉机场在打造服务品牌时,尤其注重将朝鲜族民俗礼遇和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记者在采访时恰逢延吉机场开展主题民俗活动日,机场工作人员穿着长及脚跟的鲜艳缠裙,在朝鲜族传统音乐的伴奏下跳起柔婉袅娜、风韵典雅的舞蹈。旅客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还能品尝到现场制作、嚼劲儿十足的朝鲜族打糕。这让刚落地的旅客感到耳目一新,也让即将离开的旅客意犹未尽。
这种“与客同乐”的民俗文化宣传展示业已成为延吉机场常态化系列活动,自2013年以来共开展了34次,主题各不相同。延吉机场公司总经理姜英民表示:“‘吉·吉·丝蜜达’是延吉机场精心打造的服务品牌,并在2016年顺利通过商标注册。围绕着这一品牌,延吉机场不断开发出各具特色且主题鲜明的服务产品,旨在坚守民航局真情服务底线,贯彻落实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三大服务战略,落实吉林机场集团公司‘四真四情’服务标准,实现‘跟上旅客意愿、满足旅客需求、超越旅客期待’的服务目标。”
“随队全国各地‘出征’,延吉机场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机场,不仅处处展示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服务也格外周到。”一位跟随主队来到延边的球迷向记者表示。活跃在中国足球顶级赛事中的延边富德足球俱乐部是延边人的骄傲,而在延吉机场,设置有一块电视屏幕用于转播延边富德队的比赛。在比赛时间,屏幕前往往站满了呐喊助威的旅客。
为了让异地的旅客能够缩短候机时间,延边州首座异地城市候机楼——珲春城市候机楼——于2016年2月设立。到延吉机场乘机的旅客可在珲春提前办理登机牌和接受安检,并享受直达机场的“一站式”便捷运输服务。据悉,敦化城市候机楼也将在2017年底启用。
在最具“国际范儿”的支线机场的基础上,延吉机场实现了“中国面向东北亚区域的门户机场”的目标。“西进东出、强南扩北、重外优内、经主联辅”的航线开发战略和“东南跨海登岛、西北开门踏草、中原经停落脚、延长通白三角”的航线开发具体目标应运而生。
姜英民表示:“延吉机场将争取新开西部地区航线,大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航线;继续加密南部地区航线航班,增加北部地区航线;重视国际及地区航线的开发,特别是环日本海区域国家航线,不断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增加更多经停长春飞往国内主要干线机场的定期航线,连接省内各支线机场,实现全部通航。”
在延吉机场公司的长远规划中,延吉机场将在国际化的航空市场上开启新篇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实习记者刘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