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人口少,经济发展缓慢,地面交通发达是二连浩特机场开航面临的三大难题,如何破解难题,推动航线快速发展曾是机场全体员工牵肠挂肚的头等大事。后来我们尝试开通呼和、锡林、鄂尔多斯、北京等多条航线,经过时间检验,呼和航线、北京航线展现了良好的地区适宜性,在旅客吞吐量、服务地区发展上优势明显,2014年我们加密了呼和航线,2015年调整呼和航线由ERJ145为CRJ900,成功实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过去7年是我们二连浩特机场人摸爬滚打的创业阶段,为祖国北疆打通空中桥梁,离不开二连浩特机场每一名民航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我为身为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见证了机场起步发展的原地面服务部负责人吴立博如是说。回顾二连浩特机场通航发展历程,璀璨的岁月长河里,流金般的光影闪烁,“安全为基,发展为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中。
严把安全生命线,筑牢发展基石
安全是根,是民航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把根扎稳,守住保安全的底线,民航的发展才能无忧起航。对于二连民航人来说,安全是个大事情,也是个小事情,说安全是大事儿,因为安全工作是每个人每天放在心头上的第一要务;说安全是小事儿,因为安全工作已经落实到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所有工作细节中。持续夯实安全基础,坚持安全运行讲评会、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形势分析会等基本制度不放松,始终做到“安全工作有人做、安全监管有人抓、安全检查有反思”的工作思路不放松,分别于2012年通过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安全审计,符合率达到97.04%;2014年通过航空安保审计;2015年顺利通过了机场使用许可换证审定。
经过二连浩特民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航以来,机场未发生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空防事故,未发生机场责任原因的事故征候;未发生机场责任原因造成的重大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和社会高关注度事件,展现了边城民航人的专业风貌。
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推动地区畅行通达
二连浩特作为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重要边境口岸,获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后重要性愈加凸显。二连浩特机场以服务口岸发展为己任,2015年,运输起降架次2102架次,较2011年(通航第1个完整年)同比增长43.58%;旅客吞吐量118645人次,较2011年同比增长48.82%;货邮吞吐量473.8吨,较2011年同比增长6573.24%。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自2013年,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航线每年以临时性包机形式运营,随着二连浩特改扩建项目逐步完工,国际候机楼配套建设的投入使用,二连浩特机场将具备申报国际口岸资质,届时,通往蒙古国的航线有望长期开通,为打造口岸发展新纪元贡献航空助力。
目前,二连浩特机场现已计划列入“十三五”I类口岸开放计划,为实现I类国际口岸开放,结合二连浩特自身实际,根据市政府相关要求,机场公司制定了“1-2-2-4”航线开发策略, 1条快线 、2个首都、2个近邻、4条旅游航线,共设计国内航线13条、航班16个,通航点14个(其中国内12个,国际2个),全力推动国际口岸的开放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工程暖人心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二连浩特机场成立之初得益于集团公司在全区各机场征募而来的多名业务骨干,支撑起了最初的发展。然而,外来人才是有限的,当务之急是储备本地人才,2009年年中,在集团公司的大力帮助下,二连浩特机场立足本地,开展了机场的第一次招聘,坚持70%的名额招聘本地化人才的原则,为二连浩特机场未来五年的发展储备了有生力量。经过近几年的送外培养、内部选拔,二连浩特机场已逐渐培养出了一支本土队伍,而最开始征募来的人才有的陆续返回,也有的在这儿安家落户,构成了现在各类人才充裕、梯队较为完善、后备力量较为充足的良好局面,人才队伍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渐壮大。
回顾过往,老员工总是笑谈“我们和同事呆的时间比媳妇/老公时间都长”。二连浩特机场距市区27公里,在通航初期,员工和家人过着“同在一地两地分居”的日子。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与市政府争取,免费为员工增发通勤车,从早晚一班,到周末休息期增发2班,再到航班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再增发2班,增强了员工生活幸福指数。结合二连浩特机场单身青年多、外地员工多、平均年龄年轻化的实际情况,公司领导积极在搭建婚恋交友平台;积极与市相关单位联系争取团购房;统购健身器材,利用现有空间建设职工活动中心;2016年,机场公司申请建设了职工蔬菜大棚,丰富员工业务生活。开航至今,暖心工程不胜枚举,民生工作始终是机场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方面。
中蒙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2014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蒙古国,揭开了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序幕。宏观政策的变化为二连浩特机场迎来的巨大的发展机遇,资金支持、政策优势、政府引导为机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边境商贸活跃、招商引资增多、出入境旅游频繁、地区经济愈加活跃,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二连浩特机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期,抢抓机遇谋突破,凝心聚力促发展将是二连浩特机场下一阶段的主旋律。(通讯员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