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惠州机场: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发展航空主业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10-26 15:03:00


  前言:“飞机起降架次突破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万吨、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利润突破100万元。”这是惠州机场“十三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在国内中小支线机场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发展较为困难的大环境下,惠州机场将如何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独辟蹊径,实现中小机场发展的逆袭,记者近日走进惠州机场。

惠州机场: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发展航空主业

实施“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路径

  2015年2月,惠州机场在停航13年后重启民航航线,在不满11个月的运营时间里,旅客吞吐量达到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31吨,在全国208个民航机场中,旅客吞吐量排名第119位、货邮吞吐量排名第95位,通航首年机场排名接近全国中间水平;在2006至2015年全国新开通的68个民用或军民合用机场中(不含迁建机场),首年运营的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均排名第一。

  今年3月,惠州机场增开惠州至海口、西安航线,预计至11月长沙、南宁、济南等航线也将正式开通,航线将增加至11条,通航城市达12个,运营航空公司达到7家,2016年末旅客吞吐量将突破50万大关。至此,除广州、深圳两个机场外,惠州机场实现连线国内排名前十的空中交通枢纽城市,完成第一阶段的航线结构布局。

  惠州机场总经理王坚表示:“作为一个新开支线机场,通航首年能突破预计的吞吐量,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一是明确自身定位,'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之路;二是依托惠州市政策红利,找准市场大力培育航线;三是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促进航空市场发展;四是开启商务航空服务,多渠道推进航空经济发展。”

  明确自身定位

  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之路

  惠州机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东侧,辐射区域包括东莞、河源、汕尾等,区域内经济活跃,航空客货运需求巨大,航空市场发展空间潜力较好。为此,惠州机场公司确定以“低成本航空市场”和“区域货运市场”为战略重点,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之路,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打造成为辅助广深两大机场的区域干线机场。对于惠州机场的发展定位和路径,公司领导班子有着清晰的认识。

  作为军民合用机场,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军民航协调。场内空军训练十分频繁,如何避免双方冲突,保障地空运作协调,是一个难题。一年来,惠州机场公司反复与部队协商沟通,深入交流彼此业务需要,及时解决冲突和问题,现在双方已形成了常态联络和信息互报机制,并且在消防、反恐防爆等方面还形成了互为备份机制,军民航双方已从和谐共处转变成紧密合作关系。

  惠州机场在加强与大型航空公司合作开拓国内一线市场的同时将重点瞄准低成本航空的细分市场,营造适合低成本航空发展的土壤,争取该类型航空公司在惠州机场设立基地,从而将惠州机场打造成枢纽机场身边的低成本航空机场,与周边的广州、深圳两大机场形成“错位化”发展格局。惠州机场已引进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中联航执飞北京航线,航班平均客座率达到90%,客流聚集效应显著。目前惠州机场同步积极与春秋航空、九元航空联系,进一步加快低成本航空机场推进工作。

  惠州机场在布局航线结构时,主攻通航千万级别的大型枢纽机场,借助枢纽机场航线辐射区域大、中转联程选择多的特点,实现“以点带面”的航线布局,促进惠州航线进一步延伸发展。先是协调吉祥航空延伸上海航线至哈尔滨,同时积极优化各条航线航班时刻,在重大节假日临时加开航线,提高保障能力。惠州机场现有航线已覆盖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和海南地区,下一步将在培育巩固原有航线和航班密度的基础上,推进剩余各个省会城市和主要城市的航线开通工作。

  除此以外,利用惠州市正加速融入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惠州空域资源相对充裕等优势,惠州机场与翼通公司合作,开启商务航空服务。合作以来,惠州机场商务航空不断增长。

  借势地方经济发展

  加快市场开发培育力度

  “培育航线的重要前提是得到航空公司和当地政府的支持,惠州民航停航已经十几年,要得到航空公司和惠州市政府的支持,必须让航空公司对惠州航空市场建立信心,同时让惠州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航线发展对地区经济的重要影响。”王坚提到。

  “我们在通航前就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摸清了旅客出行需求,对准需求,首先开通了上海、杭州、昆明和重庆4条航线,通航初始客流发展就不错,尤其是重庆航线,客座率一直保持80%以上,这为后续航空公司的引进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凭证。”随后,惠州机场陆续开通了北京和成都航线,还首次引进了国内三大航空之一的国航。

  中小机场普遍存在资源少、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地位弱势的情况,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相比干线机场,支线机场开航线要困难得多。为打开局面,惠州机场公司不断协调惠州市政府理解并支持机场发展,并与惠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航线拓展工作小组,赴各地各航空公司参与航线谈判,为航线的良好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惠州旅游资源丰富,2015年惠州机场公司与惠州市旅游局围绕各个通航城市,走华东赴西南,开展了多场别具创新色彩的旅游推介会,倾心打造了“乘着飞的到惠州看海”、“乘着飞的到惠州过暖冬”等旅游品牌,同时为继续加强“旅游-航空”的融合共赢,推动航空公司与惠州旅游局推出定制化产品,挖掘团队旅游需求,有针对性地促进两地航空旅游。2015年惠州全市接待游客4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为32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6亿元,增长率超过20%。

  创新公司管控模式

  新队伍应对新局面和新使命

  “惠州机场是一个全新组建运营的支线机场,是广东省机场集团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管理输出,探索构建新的机场运营管控模式,为下一步机场集团更大范围的管理输出提供经验,这是上级交付的重要使命。”惠州机场党委书记张龙平表示。目前,惠州机场公司管理班子全部为集团本部选派,干部及员工队伍年龄结构较小,平均年龄为30.57岁。新班子、新队伍,要应对新局面、新使命,必须要有新思维和新模式,在创新管控模式方面闯出一条新路来。

  为此,机场领导班子加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步伐,不断地摸索和创新,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新的理念与制度体系。据张龙平介绍,惠州机场的新型管控模式,其基本内涵就是以“管理型机场”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型”监管模式、“互动型”协作关系为支撑,以“安全基础牢、成本控制优、人员效率高、服务质量好、自身特色强”为目标的一系列新型生产运营理念、制度与手段的集合。

  为实现“管理型机场”的构想,公司持续推进机构编制优化与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工作,大幅精简二级部门和职数配置,非生产部门大力推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编配模式,确保“资源向生产一线倾斜”。目前,公司仅设7个运作单元,3个行政部门,4个一线生产部门,在独立承担航务(空管)职能的情况下,机场公司本部员工长期控制在80人左右,在全国同等规模机场中极为罕见。

  机构人员的高度精简,极大地激发了员工队伍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确保机场安全平稳地渡过了“运营磨合期”。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新型社会化劳动协作模式。早在通航之前,惠州机场就坚持走“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道路,坚决不走传统机场“大包大揽、自管自营”的老路。为此,公司推进了深度和广度上都十分超前的业务市场化工作,将22类服务保障类业务实施外包,引进了多家专业化的业务合作商,并与之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机场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机场运营的效率和安全裕度却大幅提高了。

  然而,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安全责任和运营压力的外包,如何管好业务外包队伍成为公司班子的一项重大课题。“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履行好监管者责任、管理好外包合作商队伍,必须在自身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对此,惠州机场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分类管理、差别激励原则,干部选拔任用强化实绩导向、突出“能上能下”,员工招录聘用强调对接市场、突出“能进能出”,强化职业成长、淡化身份差别,制定实施系统化的岗位培训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多形式、多渠道培养骨干人才队伍。如今,在惠州机场,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干部员工队伍风清气正,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千里之行,任重而道远!根据惠州机场“十三五”战略规划,拉动惠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市场发展和市场化道路,力争到2020年飞机起降架次突破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使惠州机场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惠州机场领导班子信心满满。(《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梁永军、郭瑛)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