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鸟瞰实景图(张剑/摄)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剑 报道:5月30日零时,36岁的合肥骆岗机场将永久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现代、简约、大气的合肥新桥机场将对外开放使用,如大鹏展翅般蓄势在江淮分水岭上扶摇欲飞。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距合肥市中心直线距离31.8公里。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项目是国家和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重点项目,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机场建设工程。项目自2005年启动以来,从选址到建设完成,历时8年。目前已建成的是一期工程,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的需要设计,货运、航空食品、供油等配套设施按照2015年需要建设。
在新桥国际机场即将正式启用之际,记者为您细数机场的十大看点,共同领略这座具有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元意义的机场的风采。
看点一:展翅大鹏
新桥机场航站楼外观为自然流畅的弧形造型,长804米,最大进深161米,屋脊最高点30米。航站楼共有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局部夹层,构造上分为5个区,以3区段中轴线向两边呈对称布局,屋脊高度从30米过渡到17米。屋面采用金黄色的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面板,19排屋面采光天窗有规律地排列在屋顶中间区域。俯视整个建筑,宛若金色的大鹏在江淮分水岭上展翅欲飞,既是一张代表合肥形象的新“名片”,也是安徽又一标志性新景观。
看点二:钢骨柔情
航站楼主体结构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采用大跨度钢结构,中间钢架最大跨度为54米,两翼钢架最小跨度为34米,总计用钢近万吨。外围护结构以玻璃、铝板和石材组成的幕墙为主,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其中,幕墙玻璃为7层夹胶钢化玻璃,共计2.7万余块。由于航站楼采用双曲面设计,几乎每块玻璃的尺寸都不相同,最大的重量近1.5吨,最小的也有半吨左右。钢铁与玻璃的有机结合,使航站楼在坚固、大气、简约的同时,又处处洋溢着现代柔美之情。
看点三:流程便捷
4个值机岛、84个值机柜台在出港中央大厅两侧对称布置,旅客进入出港大厅后,问询服务台、值机柜台、22个自助值机终端、安检通道一目了然;18个国内安检通道居中,国际出港联检通道位于大厅西侧,国内、国际各司其职。进入候机厅,19座呈“剪刀状”的登机桥将登机口和到达口依次划分,出港、到港旅客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候机区4156个皮质座椅根据区域不同采用19种颜色划分,旅客候机时可享受餐饮、购物、休闲、观影、免费无线上网等服务。整个航站楼有4条出发行李输送线、7个到达行李提取转盘、5套飞机泊位引导单元、内通系统、航班信息集成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等,涵盖末端信息点位6000多个;航站楼内共有17部扶梯和13部直梯,其中无障碍电梯10部,将航站楼的各个区域紧密联系起来,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4000多人次的需要。
看点四:服务贴心
航站楼商业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有60多间涵盖书店、银行、中西式餐饮、百货零售、土特产、精品服装箱包等业态的商铺,并包括多种国际、国内和本土知名品牌;25套温热开水器和直接饮水台(盆)分布在各区域的显著位置,24小时不间断提供冷热水;为旅客配备的24间均含婴儿整理台和残疾人专用间的洗手间,标志醒目,使用便捷;6间VIP和18间CIP(商务贵宾)贵宾厅,面积最大的将近200平方米。高端旅客除享用电话订厅、预留座位、代办登机牌、专车接送等贴心服务外,候机时还可免费享用自助精美茶点、宽带上网等;3个国内头等舱候机厅可同时供42名旅客候机,旅客除免费享用茶点外,还可以优先登机。
看点五:安全可靠
4E等级的飞行区工程坐落在航站楼东侧,是新桥机场的另一核心。跑道、滑行道与航站楼的中轴线平行。跑道长3400米、宽45米,两侧道肩各宽7.5米;两条平行滑行道一条与跑道等长,一条长1200米,宽度均为23米,两侧道肩各宽10.5米;站坪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共设机位27个,其中近机位19个、远机位8个;跑道双向均设置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和相应助航灯光系统、VOR/DME和导航集中监控系统;配套建设有消防、安防、排水、围界、巡场路等设施,其中飞行区安防系统由入侵报警、视频监控、通信广播等形成一个封闭、完整的飞行区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在为飞机起降提供可靠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范地面各种非法入侵,确保飞行安全。
看点六: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是新桥机场建设的一大亮点。面积为0.43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屋面采光天窗能够有效隔热、隔音,局部设置的电动消防排烟窗系统换风性能良好。此外,空调冷源采用比常规方式减耗30%的水蓄冷;电气设备采用非晶金合金干式变压器和LED泛光节能灯,不仅光亮柔和均匀,即使是30米高的屋顶也没有黑暗角落。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使整个航站楼比常规方式综合降耗40%左右。
看点七:绿化优美
在新桥机场设计之初,在兼顾整体绿化效果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旅客、行人与绿化的关系,力求以自然的方式结合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水面等元素,大力营造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优美环境。绿化品种以法国梧桐、银杏、香樟、红叶石楠、法国冬青、桂花为主。同时,为保证周边农田灌溉的需要,保留并拓宽了航站楼前原来的水面。如今,近4万株美洲黑杨、法国梧桐、银杏、香樟、桂花以及14万平方米红叶石楠、5万多平方米法国冬青次第分布在机场的各条大道和公共区域,颜色丰富,层次多样,确保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看点八:徽风皖韵
进入宽敞明亮的出港大厅,国内出发通道上方的巨幅漆画最引人注目。这幅长35.5米、高6.2米、总面积近240平方米的《黄山胜景·天下奇观》漆画,由48块铝板组成,每块重达120多斤,总重5吨。铝板使用漆画工艺,表现了黄山胜景,呈现出鲜明的版画风格。这是国内公共艺术空间中最大的一幅具有版画风格的壁画,制作中使用了蛋壳、贝壳、铝箔和金粉等。由于机场大厅穹顶采用自然采光,随着晨昏阴晴的光线变幻,画面色彩效果也呈现出丰富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和天气情况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除此之外,到港通道两侧总长60米的安徽《古庐州市井图》瓷板画和到港大厅内展示的安徽馆藏16件青铜器高仿品,以及贵宾区的徽派木雕装饰,使旅客一踏进航站楼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徽风皖韵。
看点九:交通科学
从合肥市区到新桥机场有两条快速路:一条由市区经过长江西路,进入新桥机场专用高速;另一条是从城区任何方向就近驶上合肥绕城高速,从“机场收费站”驶离高速。其中,机场专用高速的起点段和终点段采用八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中段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新桥机场场区内具有“三纵三横”的路网。其中,南北向的新桥大道是主进场路,宽100米,双向八车道,通过下穿桥、跨湖桥和高架桥,将航站区、工作区和飞行区三大区域互通连接。航站区建有3个功能不同的停车场。其中,社会停车场面积6.46万平方米,有各种车位1411个;出租车停车场面积0.75万平方米,可同时泊车160辆;贵宾停车场面积0.69万平方米,共有车位49个。
看点十:规划远瞻
新桥机场的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布局合理、适应方便、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指导思想,为未来预留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以2040年为远景规划年,在场址用地上按4条跑道预留用地范围,分期配套建设2号和3号航站楼。规划中的机场轨道交通8号线预留地是目前新桥机场高速路的中间绿化带,从市区直通航站楼内地下一层,南端将在长江西路与合肥市轨道交通网交会,共同构成合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未来的轨道8号线还有可能从新桥机场再次起程,“变身”城际铁路直通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