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余鑫 报道:11月26日,青岛航空培训中心高朋满座、嘉宾云集,“青岛上合航空交通研究院科教共创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ICAO TPP(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培训升级计划)资质揭牌典礼举行。
活动由青岛航空培训中心主办。在民航青岛监管局、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等单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航空企业的共同见证下,共创中心签约揭牌、TPP国际资质揭牌。随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刘付成作专题分享,来自行业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民航产教融合及上合航空交通研究院科教共创中心发展”进行圆桌座谈。

聚势启航:政企学研共筑协同创新平台
在活动中,青岛胶东航空交通研究院与青岛航空培训中心完成合作计划书签署,并共同为“青岛上合航空交通研究院科教共创中心”揭牌,宣告该协同创新平台正式启动运行。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一部部长法雪在致辞中表示,共创中心的成立是服务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对接“上合示范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举措。她强调,面对航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共创中心构建的“培训+科技+孵化”三位一体模式,将成为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重要抓手,为区域航空产业升级与东北亚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青岛航空副总裁张云光在发言中表示,共创中心将充分整合政、产、学、研各方资源,打造推动航空安全提升、人才培养与技术转化的核心引擎。他表示,青岛航空将全力支持共创中心建设,共同拓展面向“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空培训与科技合作新路径,推动中国航空标准与解决方案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共享与应用。

擎动未来:TPP资质赋能培训能力国际跨越
随着民航青岛监管局领导与青岛航空培训中心总经理共同揭开TPP资质牌匾,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一同祝贺培训中心成功跻身全球航空顶尖培训体系。
民航青岛监管局副局长在讲话中表示,TPP资质的获得标志着中国民航培训质量获国际认可,是落实“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行业内涵式增长的重要体现。他对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服务国家民航大局,融入民航强国战略;二要坚守安全底线,夯实人才根基;三要强化创新驱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为全球航空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擘画蓝图:前沿研讨凝聚行业发展共识
仪式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刘付成就《面向未来,聚力共赢:构建航空产教融合育人新范式》向全场嘉宾作了专题分享。他系统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历程与深厚积淀,详细阐述了学校在校地协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典型模式,并展望了未来与共创中心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广阔合作前景与共赢路径。
随后青岛航空培训中心总经理车九妹邀请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主任艾剑良、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周翔、同济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助理教授刘天一等高校专家学者,以及龙昊航空集团航空理论培训中心总经理白宏秋、春秋航空飞行培训中心总经理郭良等行业领域代表就“民航产教融合及上合航空交通研究院科教共创中心发展”进行圆桌座谈,大家紧紧围绕低空经济演进、CBTA胜任力训练升级、产教融合机制优化等前沿课题,从高校航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创新切入,再深入探讨飞行员训练改革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最后共同展望了共创中心在未来航空科技与低空经济新赛道中的使命与担当。

(本文图片均由青岛航空培训中心提供)
座谈中,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分别就“高校航空人才培养--跨学科融合与一线需求的精准对接”议题,分享了在跨学科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教学创新方面的见解;春秋航空飞行培训中心与龙昊航空集团航空理论培训中心,结合各自在航司训练标准化与通航能力培养改革方面的实践,对“飞行员训练改革--CBTA体系创新、中国标准输出与共创中心合作落地”议题进行深入阐述;上海交通大学专门针对“绿色航空技术转化--产学研协同与上合/一带一路赋能”议题,分析了绿色航空技术的转化潜力与通过共创中心实现国际协同的可行模式;最后全体座谈嘉宾围绕“共创未来--上合航空科技教育共创中心的使命与展望”议题,结合各自资源优势,从人才培养、标准输出、技术转化与国际合作等多维度提出具体建议,共同为航空科教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与未来前景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青岛航空培训中心将充分依托TPP国际网络与共创中心的融合生态,在胶东机场周边规划建设新型培训基地,全面构建“立足青岛、辐射上合、联通世界”的开放发展格局。通过系统推进人才培养、科技攻坚、成果转化与标准引领,该平台将聚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空科教创新极核,在参与国际航空治理的进程中,昂扬谱写中国民航现代化征程的青岛篇章。(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