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蒲婉莹 通讯员陈红叶 报道:11月14日,第二届民航行业文化论坛在中国民航大学举办。民航局相关领导、行业专家学者、院校代表以及民航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百余人齐聚一堂,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共商民航文化建设新路径,为行业高质量人才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与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题,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两业融合视域下的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与民航院校担当”2个分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论坛核心议程聚焦民航安全文化政策解读和实践经验分享。参与嘉宾针对《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入阐释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履责、崇严求实”的核心价值理念,为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行业专家结合一线飞行经验,提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守“严+细+实”的底线,并从行业管理、企业实践视角,分享了在航空运输生产过程中锤炼“安全文化力”的宝贵经验。
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专题讨论环节,参与嘉宾围绕中国民航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特色举措、民航安全文化理论内核与应用路径,以及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测评与优化、民航运输业与航空制造业“两业”融合视域下的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院校担当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嘉宾们一致认为,要持续依托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以高水平智库建设为抓手,推动行业文化研究成果转化落地,通过独具民航特色的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作用的要求。
论坛期间,参与嘉宾实地参观了中国民航大学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校史馆及航空安全教育基地。校史馆和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系统呈现了中国民航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红色基因,彰显了文化育人的深厚底蕴。作为民航安全人才培养的新阵地,航空安全教育基地通过历程展现、学术阐释、案例展示等形式,构建了“入学第一课”与“离校最后一课”相衔接的全周期育人模式,让安全理念深植师生心中。
安全文化是民航文化的灵魂,是高质量人才的首要特质。中国民航大学始终将培育具有牢固安全文化素养的高质量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努力为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精神根基和人才基础,在大力夯实立德树人文化根基中,将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民航发展史、民航安全文化、民航服务文化、民航管理文化、民航行业软实力、民航精神谱系及内涵、民航党建等方向开展研究,出版专著10余部,获批各级课题16项,发布课题60项,开展行业文化交流活动500余场,受众近2万人次,成为行业文化研究的重要智库。
面向未来,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将持续以学术研究夯实基础,以文化传播扩大影响,以行业研究赋能人才培养,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