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航 报道:11月15日,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停机坪上引擎声隆隆,飞行教员和学员忙而有序,跑道上一架架教练机次第起落,一派教学训练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前。此时,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自贡训练基地(下称自贡训练基地)传来好消息,基地年度驻场飞行训练量一举突破两万小时,同比增长13%,再创新高。
自贡训练基地成立于2019年5月,是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直接管理的辅助运行基地,已安全运行近1200天。年训练量从五千小时到一万小时再到两万小时,从仅转场到走训再到驻训,从单一机型到多种机型再到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如今的自贡训练基地已经具备年训练两万小时以上、保障学院川内各分院转场飞行六千架次以上的训练能力,持续助推飞行训练提质增效。
深化中飞院“分院+”战略,在拓展飞行训练资源上提质增效。目前,自贡训练基地采用驻训模式,常驻飞机24架、飞行师生约150人,自主负责飞行训练的组织工作,与新津机场同步运行,弥补了新津分院训练资源不足问题。预计“十四五”期间,自贡训练基地将为中飞院贡献本场飞行训练量10万小时、本场起落20万架次和保障川内各分院转场3万架次。
积极参与低空空域改革,在优化运行管理水平上提质增效。自贡训练基地以四川省低空办划设的川协5号和自贡凤鸣机场为主要训练场所(空域),从而使中飞院成为全国最大的低空协同运行用户,在低空空域运行的航空器数量、从业人员及飞行时间等都是最高的,也代表着全国低空协同空域运行的最高专业水准。自贡训练基地协助自贡机场积极参与川协5号空域的管理运行,自主承担了航行管制、飞行指挥和空域航线调配等重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在发展实践中持续优化运行管理水平。
主动探索创新,在推进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上提质增效。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自贡凤鸣通用机场运行着大中小微几乎所有类型的无人机,具有飞行科目复杂、活动空域涵盖广等特点,对于组织飞行教学训练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中飞院和自贡航空产业园率先进行探索创新,相继成立全国首个“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项目研究室”、“支线物流无人机安全运行联合实验室”,探索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等前沿性课题。采用“隔离运行、动态调配,有限融合、确保安全”模式协调运行,累计保障融合运行安全飞行达7万余架次、4万余小时。
下一步,自贡训练基地将持续开拓创新、主动作为,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实际行动,为飞行训练提质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编辑:李海燕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