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冯兴杰 报道:5月23日,中国民航大学组织召开教务与学工干部联席会议,围绕“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展开主题研讨。校党委副书记赵洪海、副校长杨新湦出席,学工部、教务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教务、学工干部、专业负责人等近百人参会。

(中国民航大学供图)
赵洪海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十三个认识”,一是加强对课堂的认识,二是加强对教师的认识,三是加强对课程的认识,四是加强对教育方式的认识,五是加强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六是加强对责任的认识,七是加强对情怀的认识,八是加强对育人和育才的认识,九是加强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认识,十是加强对“六个方面下功夫”的认识,十一是加强对从严管理的认识,十二是加强对舒适区的认识,十三是加强对工作协同的认识。赵洪海指出,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各部门要有机协同,主动查漏补缺,及时沟通情况,在提升认识中,提高管理效能,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杨新湦对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二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检验工作。三要带领全员加强学习,主动作为。杨新湦指出,各教学单位领导、专业负责人、学工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本领是否恐慌、能力是否不足”检验自我,立足未来场景培养人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持续跟进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破解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会上,学校机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结合本单位工作,围绕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交流。教务处介绍课堂教学的功能定位和学校课堂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高效课堂的实现路径。学工部在分析新时代要求、当代学生特点及课堂教学现状基础上,明确学风建设方面的问题、挑战与举措,提出要“同题共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处从课程、教师、学生、学校等角度深入剖析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分类卓越的改进对策。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分析新时代高校课堂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并针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提出思考与具体举措。航空工程学院从课堂教学作用出发,围绕“教师与学生”“课前准备、课中督导与课后帮扶”等方面,分享典型经验。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立足课堂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本质、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课程、学生)、教学方式等进行阐述。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