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国民航大学举办首届国际化人才技能大赛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1-01 12:35: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利滨、王治霖 报道:10月29日,中国民航大学首届国际化人才技能大赛决赛在东丽校区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报告厅举行,21名教师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大赛严格按照民航工会《关于举办首届中国民航国际化人才技能大赛的通知》精神,合理设置比赛环节,比赛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大赛现场

 

 

 

一等奖颁奖


现场个人展示环节,21名参赛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方向精心设计主题,通过流畅的英文演讲分享自己对于民航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解与感受、对涉外业务的思考与认识、对中国民航参与全球治理工作的思考和站在国际视角对所从事专业领域的探索研究等内容,竞赛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精彩。参赛教师与评委一问一答提问环节,充分展示选手的不同优势、特点,充分展示选手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厚的综合素质,展现选手们灵活的思辨能力和外语表达能力。

专业评委之一、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Bruno HALLER对此次大赛的组织与承办给予高度评价,对于参赛教师的业务素养与现场展示进行剖析、点评。Bruno HALLER认为,决赛环节既检验了选手的语言基本功和灵活应变能力,又考察了选手作为教师的业务知识储备、可塑性和创造力。

中国民航大学作为中国民航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始终致力于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此次大赛是学校培养具备国际胜任能力、全球治理能力的高水平青年人才的有效尝试。长期以来,中国民航大学工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机务维修大赛、飞行安全大赛等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校教师素养增强教师服务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民航大学教师多次为国际谈判提供专业支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京都议定书》第16次缔约方会议(CMP16);《巴黎协定》缔约方第3届会议(CMA3);公约附属履行机构第52-55次会议(SBI 51);公约科学与技术附属咨询机构第52-55次会议(SBSTA 52-55),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成员受民航局委派,参加代表团,参与SBSTA下国际航空航海燃油排放议题的相关讨论与谈判工作。2022年6月至10月,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陈俣秀在中国常驻国际民航组织(ICAO) 理事会代表处担任国际航空环境保护议题顾问,协助做好ICAO第41届大会有关国际航空环境保护议题的相关工作。

行业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民航大学组织相关专家,组建以赵凤彩、郑兴无教授为代表的专家谈判队伍,为支持民航局完成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包括“应对欧盟将国际航空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综合反制措施方案”研究制定,全程派专家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关于国际航空减排目标、机制方案、国际一揽子标准谈判等工作。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