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正欣/摄)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夏佳敏 报道:3月31日,中国民航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名师讲堂,国家级教学名师、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霄翔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师职业发展思考》为题,为前来聆听的教师讲解教师职业未来发展方向。
李霄翔在培训中提到,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等新突破,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新常态。
报告中,李霄翔梳理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所面临的职业挑战,提出新时代下教师的职业要求: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有高尚的品行和情操;要能开放、创新、再学习。他还在会上分享了他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反思,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新型师资队伍培育”“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着手,详细讲解了高校教师应该如何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了解对象、掌握方法、改革创新,以此来应对信息化对高校教学的影响。

( 李正欣/摄)
“今天李霄翔教授讲地很贴地气,培训会的课堂气氛很融洽值得我们老师学习。李教授提到的教师的四个阶段让我有切身体会,这让我原本对自己模糊的定位变得清晰。”外国语学院综合实验室主任崔澍在会后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次讲座也让我认识到,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下,社会对老师的诉求也很高,要求我们老师也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再学习,做到寓教于乐,才能给学生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8年春季培训班高级资质培训班负责人、中航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张旗表示:“考虑到今天参加培训的教师均为将要申请晋升教授的副教授,里面不乏有教学单位副院长,学科、专业带头人,系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因此我们针对该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这一系列的讲座培训。”
李霄翔,国家级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曾4次赴英美高校学习和研修。历任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是教育部大学外语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次,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编、参编各类国家级规划教材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完成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