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航班时刻AI大模型引领行业资源配置升级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11-03 14:15: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彭雅各 报道:当清晨第一个航班划破天际时,一套高效、精准、安全的航班时刻运行体系正悄然支撑着民航系统的有序运转。作为民航生产运行的“核心密码”,航班时刻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合理性不仅影响着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益,更关系到国家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AI(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产业格局的当下,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航班时刻协调室联合科研团队研发的航班时刻AI大模型,以技术创新打破传统管理壁垒,用智能决策赋能资源配置,为新时代民航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书写了“AI+行业”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专业大模型 打造时刻管理智慧引擎

长期以来,航班时刻资源管理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数据体量庞大,全国市场供需、航路运行状态等数据实时更新,人工分析难以覆盖全局;二是决策维度复杂,时刻配置需要兼顾安全冗余、市场需求、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等多重因素,传统经验决策易出现偏差;三是响应效率不足,面对临时任务要求或时刻调整需求,人工计算往往耗时数日,难以满足动态管理需求。

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时刻室秉持“通专融合”理念,锚定航班时刻管理工作的核心需求,研发了专攻民航时刻管理的专业AI大模型。该模型深度融合了大语言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和专业数据分析模型的超强算力。一方面,通过针对性训练,让模型“看得懂”行业术语,深度理解专业报告和行业规章;另一方面,研发多场景智能体,打通数据处理、模型计算、决策建议生成全流程,让模型不仅“算得准”各项统计数据,更能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政策和行业实际“讲得清”政策建议。

同时,时刻室将“安全”作为模型研发的底线。考虑到航班时刻数据、空管运行数据的高度敏感性,研发团队坚持本地化部署原则,在空管局内部服务器上部署模型,严防数据外泄;在研制测试阶段,全部使用模拟数据,确保真实敏感数据不外溢,为模型安全应用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深挖场景应用 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过去分析一条繁忙航路的时刻配置方案,需要整合多个部门的数据,人工计算、核验至少花费一周时间;现在借助AI大模型,5分钟就能生成结果”。这是时刻室工作人员对模型应用效能的直观感受,也是航班时刻AI大模型提高运行效率的生动体现。目前,该模型已深度融入民航时刻编排全场景,在安全保障、效率提高、决策支撑三大维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繁忙航路的运行压力是一线运行的重要关切。过去,时刻编排多依赖历史数据经验,难以实时动态匹配航路流量变化。大模型投用后,这一局面得到了改变。该模型依托全国空管运行数据,研发了时刻配置影响航路压力的预测模型,可模拟不同时刻编排方案下的流量分布趋势,提前识别潜在运行压力点,并及时将相关变化反馈到管制一线。

从人查手算到智能跃升。时刻资源使用情况分析和执行情况是航班时刻管理的日常核心工作。过去,工作人员需要在数十张表格中手动查询、交叉计算,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因人为操作而出现误差。大模型上线后,通过智能体自动调用数据清洗、多维度分析模块,实现了一键式查询计算。工作人员输入需求后,模型便能快速整合全国时刻数据,生成包含时刻使用率、航班准点率、市场情况等多维度的分析报告,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准确度。

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航班时刻管理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集约化管理,而这需要全面、精准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大模型通过整合市场供需数据、航空公司运营数据、空管运行数据,构建起多维度决策支撑体系:在时刻分配阶段,模型可根据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线布局、运力投入,结合市场需求热度,提出差异化时刻配置建议,助力资源向高需求、高效率航线倾斜。特别是在识别和防范“内卷式”竞争方面,研发团队正开展针对性研究。这一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不仅让时刻管理更具科学性、精准性,还为民航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AI技术 引领智慧民航建设

当前,航班时刻AI大模型已成为时刻室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其成功实践不仅为行业树立了“AI+资源配置”的标杆,更开启了民航数字化转型的新探索。时刻室研发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更前瞻的视野推进技术升级。一方面,持续跟踪AI技术前沿,计划引入多模态交互功能,让模型支持语音指令、可视化图表交互,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另一方面,推动模型与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产业链上下游系统对接,构建全链条时刻智慧管理生态,实现从时刻配置到航班运行、旅客服务的协同优化。

从人工编排到智能决策,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航班时刻AI大模型的创新实践不仅是民航业应对时代变革的主动作为,更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在民航领域的生动落地。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这款“智慧大脑”必将为民航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注入更多活力,推动民航业向着智慧民航的目标稳步前进。(编辑:张薇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xuhaocu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分局“和枫驿站”举办警民拔河比赛
呼和浩特机场开展消防技能比武竞赛
三亚民航2025年职工篮球比赛拉开战幕
乌拉特中旗机场开展安检设备“全面体检...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