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民航华东空管联合东航 创新开展特情处置沉浸式培训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4-29 18:5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胡夕姮 通讯员孙磊 实习生董文轩 报道:为强化空地协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共同情景意识,提升培训效果,民航华东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联合东方航空运行控制中心、研发中心,日前联手完成了沉浸式特情处置联合演练培训和培训视频制作。演练视频以实际运行为蓝本,创新融合模拟演练与短视频教学,将传统文字培训转化为可视化、场景化的学习模式,以此提升了空地协同效率与特情处置水平。

航空安全依赖全链条协同,此次联合培训正是为了打破了管制、飞行、签派的专业壁垒,通过“剧本共创—模拟共练—视频共研”的深度协作,旨在助力构建空地信息对称、决策同步的应急处置体系,推动增强管制、飞行、签派三方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协同默契度;同时探索将标准化视频课程将纳入参与单位的年度培训体系,使之成为常态化能力提升工具。

围绕这一联合培训和视频制作,各方团队深度解析实际运行中的发动机滑油压力低场景,结合工作需要,精心编写特情处置剧本,还原最贴近实战的应急情境。管制员、飞行员、签派员组成联合团队,围绕剧本展开全流程推演,从管制指令发布、机组决策响应到签派资源调配,各环节紧密衔接,开展了10余次模拟推演,精准捕捉协同短板,打磨处置细节,通过飞行模拟机、管制模拟机“全真复刻”特情现场,让飞行员、管制员和签派员在压力环境下直观感受决策链条,对空地信息交互的关键节点有了更深刻理解。

为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参训各方还将演练过程全程摄录,邀请行业专家对关键环节进行知识点标注,精心制作成视频课程。视频中不仅完整呈现特情处置流程,并且嵌入民航规章规范、特情处置等理论知识,通过“场景演绎+知识点拆解”的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规范转化为可反复观摩、精准学习的可视化内容。

视频制作后,通过各单位的信息化平台推送给飞行员、管制员和签派员,兼具实操指导性与传播便捷性,一线人员可随时回看“易错点”“关键点”,培训效率较传统模式得到有效提升,方便一线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今后,参与各方还计划持续拓展合作深度,围绕“智慧空管”“数字航运”目标,在风险预警、预案优化等领域开展更多前瞻性探索。华东空管也将持续与航司将携手,推动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空地协同生态。(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