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 通讯员肖炎荣 报道:“这个选呼的功能按键最好放在主界面”“这个频率按键建议做成一体式按键”,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管制教员于波与厂家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开展热烈讨论。近日,国内某公司内话设备民航准入许可测试在中南技装公司如火如荼开展,并进入用户测试阶段。
“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是国家重要战略方向,民航设备国产化浪潮涌现。作为民航安全生产设备的“准生证”,准入许可测试就是把好设备进入民航的第一个关口,起到安全生产“看门人”的重要作用。受上级及设备厂家的委托,中南技装公司对内话设备开展深入测试,对设备的功能、性能、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提出了上百条整改及建议。中南技装公司还利用自主研发的语音自动测试系统,模拟管制员的应用场景,在3个月的现场运行环境测试中,对设备进行了超过300万次无线电收发测试,达到一个中等规模的内话系统生命周期的收发次数,通过持续的大容量压力测试,充分考验系统的稳定性。
民航内话系统的入网测试工作少不了最终用户——一线管制员的深度参与。中南空管局统筹管制中心与中南技装公司通力协作,派员参与测试,使测试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提供最贴近管制一线需求的优化建议。
据悉,中南技装公司已开展了多项国内外地空通信设备的民航准入许可测试工作,不但在质量方面严格把控,还根据空管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出了近千条的改进建议。全力践行安全关口前移的理念,在设备入口处把好质量关,让安全隐患尽可能排除在用户使用之前,切实提高空管设备的安全保障能力。(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