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学院:聚力打造“1+3+N”航空科普教育新范式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3-26 11:06: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苑志鹏、王庆昌、孙丹丹 报道:近一个时期以来,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学院围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实践育人为核心,将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与服务基层发展结合起来,立足航空特色、深挖航空元素,建构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社区治理坐标轴,打造一核三轴多元的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聚焦航空产业发展样态,建构航空知识传播基本轴

飞行学院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常态化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民航知识宣讲、热点话题交流和前沿项目研讨,依托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载体平台,年均走进企事业单位组织航空科普近百次,吸纳对接中小学航空研学300余次。坚持教育科普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加强无人机和航空模型领域的宣传宣讲、实物演练和前瞻研究,联合打造“火凤凰”“AI飞行”等多个航空特色项目,成功孵化出第十八届“挑战杯”国家三等奖作品《多旋翼无人机智能应急自救系统》。坚持培育新品牌与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锚定低空经济发展远景目标,主动在无人机操作使用、室外作业等技术层面提供义务教育培训,不断将智力成果转化为发展生产力。

聚焦新中国航空航天精神谱系,建构航空文化传承核心轴

飞行学院着力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协同开发航空文化资源的育人机制,用新时代可感可及、可追可循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感染人鼓舞人,形成开放的资源互动联通、决策共商合通、成果共享融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造共谋共研共享的工作格局。着力推动学院与航空城建设融合,与大高机场在教育资源、文化设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促进航空文化的多向有序流动。着力挖掘开发航空文化资源,以航空文化内涵的“物、事、人、魂”为重点,以航空文化生成演进历史为主线,激发学生了解新动态、考察新技能、学习新理念的行动自觉,将航空报国精神和航空文化作为整体进行思想内化,在文化自信中启智润心、明理笃行。

聚焦校地协同志愿服务,建构助力社区全方位治理支撑轴

飞行学院注重发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协同共振作用,按照日常课余时间经常性报到、“青鸟计划”等寒暑假集中式报到、重大活动阶段性报到的原则,围绕理论普及宣传、精神文化传承、校地公益创业、就业实习见习等志愿服务形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品牌项目建设,“国旗班”“宣讲团”“红色服务队”成为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新动能。注重与街道社区、党团群体等长期共建结对,结合专业优势和服务需求,常态化组织社团“点对点”志愿服务,使得青年学生日常教育更加规范更加多元,社会实践特别是常态实践机制更加健全,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xuhaocun 000
推荐新闻: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西北民航持续做好首乘服务 守护党员初心...
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年度工...
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
延吉机场:“语”暖旅途 “译”行高效
霍林河机场开展春季大风专项培训
桂林机场高效联动救治旅客
吐鲁番交河机场联合油料公司开展油车突...
厦航陈剑伟:地服“好大哥” 旅客“大后...
东航山西市场部“小花们”的“花样春运”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