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武飞、高星照 报道:2月20日,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与民航河南空管分局开展人工智能助力空管运行合作研究,本次交流通过实地观摩、技术报告与座谈研讨,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空管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智慧民航建设注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优势互补,共迎人工智能新时代
随着中国民航运输量持续增长,传统空管系统面临航班调度复杂化、空域资源紧张、极端天气应对等挑战。AI技术的引入有望优化流量预测、实时决策和自动化处理,缓解人工压力。中国民航大学与民航河南空管分局在空管技术、航空安全等领域都有深厚学术积累,具备算法研发与人才培养能力,双方资源互补,有助于空管新技术落地验证。
技术报告:数据驱动,勾勒人工智能新图景
专题交流会上,赵元棣副教授以“数据驱动的智能空中交通系统研究”为题,系统展示了团队在空管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报告从实验室成果、技术应用场景及未来规划三方面展开,提出下一步将重点攻关“全域态势感知”与“智能动态流量分配”技术,推动空管系统从“人主技辅”向“人机协同”转型,构建更高效、更韧性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深度合作:需求牵引,产学研共谋技术落地
为促进产学研技术落地,河南空管分局各运行部门技术骨干与高校团队围绕“AI管制”展开热烈讨论,在算法层面沟通设计细节,共同探讨了智慧民航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双方围绕空域效能提高、智能流量管理、语音识别与AI协助决策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并就未来共建科研实验室、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进行了商议,为解决河南空管分局乃至全国空管系统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行业变革的关键引擎。此次校企联动,不仅为科研攻关锚定了方向,更彰显了民航人共筑智慧天空的坚定决心。未来,民航河南空管分局将持续加强与中国民航大学的沟通交流,依托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上的智力优势,提升分局在空管新技术领域产学研用的能力,为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贡献河南空管力量。(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