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台风“苏拉”登陆珠海,成为今年以来登陆广东最强台风。台风“苏拉”登陆之际,广东和广西出现了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班运行和保障带来巨大压力。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迎风而上提前谋划,鏖战9天追踪研判台风动态,高频次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前8小时提供台风登陆时间、地点、强度精确预报,为管制部门和航空公司运行决策提供充足的时间裕度。
前期追踪排万难
“这次台风的引导形势很复杂,大家要多关注各家模式对台风路径的调整。”8月29日,刚接班的首席预报员谢文锋一边盯着电脑认真分析,一边叮嘱着值班预报员们。此时,台风“苏拉”尚在西太平洋海面上打转,但广大气象人早已上紧了备战台风的发条。确实,台风“苏拉”自生成以来就走出了不寻常的一条路,先是原地回旋加强,而后在菲律宾以东画出了一个反向的“6”字形,进入南海后何去何从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副热带高压不稳定、引导气流不明确、台风“海葵”的双台风效应等因素影响台风走位,加之“苏拉”本身个头小尺度小,数值模式预报难度大,不同数值模式机构预报路径分歧极大,登陆的时间、地点以及强度无法形成共识。
困难当前,唯有集智攻坚。气象中心两位首席预报员牵头,组织多场台风专题会商,发挥地区气象中心服务引领作用,同民航气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深圳、珠海等机场气象台和南航气象开展协同会商,研判台风动态和影响,并首次连线惠州、梅州两个中小机场气象台会商提供业务指导。通过多方会商研判,专项预报对主要影响机场的复杂天气时段预报逐步精细化,台风路径预报也逐步趋于准确。自9月1日起,气象中心还加密预警频次,由三小时发布一次改为逐小时通报台风实时位置信息,并于每日6时前增发一份台风影响信息及预报,为管制流量、珠三角运管委等用户提供更准确更实用的结论参考。
登陆前夜齐守候
9月1日晚,预报室灯火通明,随着台风“苏拉”进一步逼近广东沿岸,“是登陆还是转向?”这个问题时刻牵动着值班人员的心弦。首席预报员钟加杰从1日早晨接班后,多次研判天气形势,修订预报结论,直至夜深才离开岗位。台风临近登陆,全局高度关注,气象中心值班领导楚建杰彻夜难寐,统筹全局,靠前指挥,时时关注最新动态。设备部门早早检查了室外设备设施,做足防雷防涝措施。预报室严阵以待,强化值班力量,将往常的夜间单岗值守调整为双岗值守,预报党支部书记王刚深夜到岗加强值守,综合服务席也比往常提前了两小时到岗。
“后续在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时明确一下,台风预计在2日凌晨3点登陆珠海。”9月1日下午接班后,王刚凝神看着不断刷新的台风位置,交代着值班员。“苏拉”路径复杂,对其具体登陆地点,众多模式分析和预报结论尚有分歧,而此份预警信息,在气象中心预报员们的抽丝剥茧、分析研判之下,提前了8个小时精确预报出台风登陆时间、地点和强度,为空管流量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广州本场开始出现强降水,与香港情报区关于热带气旋的重要气象情报(WC报)的协同也在同步进行,值班现场忙碌而有序。
紧抓服务不松懈
台风“苏拉”登陆广东后,对广东和广西造成大片风雨影响,气象中心绷紧的弦未曾松懈,紧抓服务、切实落实上级关于提高预报准确性、实用性的要求,守好保障成果。9月2日中午,气象中心预报员登上塔台,为管制用户提供面对面的现场气象服务,主要讲解台风未来动向及其对广州机场的影响,并根据天气实况精细讲解当天天气趋势,进行实时答疑,着力落实有效服务、主动服务。
由于台风“苏拉”活动路径位于广州情报区和香港情报区的交界处,热带气旋的重要气象情报(WC报)发布难度较大,即使登陆后仍需与香港进行协同,直至2日下午,路径明确后,与香港交接清楚,协同过程才顺利结束。同时,热带气旋预警信息依照登陆前的要求频次进行更新,截至9月3日台风“苏拉”停止编号,气象中心共发布热带气旋预警信息39份,发布热带气旋重要气象情报11份,进行会商二十余次,为用户提供电话服务百余次。
未雨绸缪总胜过急中生智,早在8月30日下午,中南空管局气象服务部就联合局办公室组织开展防御台风“苏拉”联合应急演练,先后模拟台风正面影响的三个事件场景,下好抗击台风“先手棋”。中南空管局办公室、安全部、空管部、通导部、气象部,局直管制中心、运管中心、监控中心、技保中心、网络中心、气象中心、实业公司,深圳空管站(含珠海进近)、海南空管分局、汕头空管站、湛江空管站、珠海空管站等17个单位参加演练,既检验了中南空管局防御台风的指挥决策、应急响应与实战能力,也为此次“苏拉”台风运行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眼下,台风“苏拉”的影响尚未完全结束,台风“海葵”已经迫不及待紧随其后,未来将逐步西移影响中南地区,预计在9月5日凌晨到上午在福建漳浦至广东惠来沿海以热带风暴至强热带风暴级登陆。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将继续打起十二分精神,总结“苏拉”保障经验,全力迎战“海葵”护航天路平安。(《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 通讯员黄思洁)(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