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业在交通运输中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等优势,在长距离运输线路中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中小机场是机场网络和航线网络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大众化航空市场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稳固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为贯彻落实民航上级关于空管系统支持帮助中小机场空管发展的精神,助力青海省内中小机场空管业务稳定发展,实现空管运行持续安全,民航青海空管分局在民航局空管局和西北空管局的领导下,主动担当,多措并举,依据高原机场空管运行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长期以来持续为青海省内多家中小机场开展帮扶支持工作,助力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础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当前,青海地区中小机场在空管人员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普遍存在人员相对紧缺、工作经验不足、制度机制有待健全等困难。从2018年至今,民航青海空管分局充分发挥专业及资源优势,从提升人员素养、组织专业培训、增强业务交流等方面,精准高效地对青海省内各支线中小机场开展定点帮扶、协助工作。2018年5月,民航青海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飞行服务室以国际航行情报日为契机,组织青海省各支线机场情报员开展航行情报业务专项培训,从航行通告的拍发到原始资料审核上报等重点环节入手,有效地提升了地方机场航行通告拍发、审核准确率;2019年7月,飞行服务室深入参与西北地区飞行服务及航空情报系统业务督查,派出飞行服务室业务骨干帮助青海省各支线机场就原始资料上报系统、CNMS航行情报动态管理系统进行了检查和维护升级,确保重点设备安全运行;2019年7月至12月,民航青海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先后接收4批共12人次青海省各支线机场管制员在分局管制运行部各科室一线开展岗前实习及班组长业务学习交流活动,较好地解决机场专业人员培训周期长、难度大的实际困难,圆满完成了地方机场的委托;2020年4月,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员先后2次派管制检查员前往青海省德呤哈和花土沟机场开展管制员变更执照签注地考核,有效地缓解了地方中小机场管制专业人员资质紧缺问题。

多路并进 提高设备运行质效
为全方位助力中小机场发展,改善中小机场设备运行环境,提升通导人员设备维护水平,2012年以来,民航青海空管分局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专业特点,根据不同机场的发展需求和瓶颈,开展了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多次高效精准地协助中小机场解决了设备故障和备件紧缺问题,有效提升了中小机场通导设备运行保障能力。2013年至2015年,格尔木机场、青海机场公司等全向信标和测距设备飞行校验,经机场公司通导队进行咨询邀请,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导航室人员积极进行技术支持,协助解决相关技术问题;2014年至2016年,青海机场公司乐都导航台先后出现两次重大设备故障,经过机场公司来函,分局技术保障部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技术支持和现场帮助,排除故障和解决相关问题;在此期间,共为机场公司提供相关备件支持达4次;2014年起,民航青海空管分局先后为中小机场公司提供中小显设备专业培训、换季技术支持和换季现场交流培训、导航设备专业知识和飞行校验相关调试和参数设置培训,受众人数达80余人;2020年5月,分局技术保障部承办中小机场导航专业技术培训,培训采用网络线上培训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共有来自青海辖区中小机场的18名学员接受了培训;2020年1月,德令哈转报链路中断,网络室配合德令哈机场排查,及时在转报业务所在的思科3900路由器上加装处置风扇,德令哈转报路由恢复正常;2020年3月,机场行查转报故障无法收发报,分局技术保障部网络室配合其排查,并为其更换故障ADP通信终端盒后恢复正常。青海空管分局在空管设备维护保养、技术巡检、设备抢修等方面与中小机场开展一系列深度合作,还对空管备品备件进行统筹调配,实现了备品备件资源共享。

协同合作 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一主八辅”是青海辖区内机场建设发展的总目标,青海地处高原,近年来新建投入使用的中小机场坐落于不同海拔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机场的运行环境和气象状况,提高中小机场气象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气象预报服务品质,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气象台组织业务骨干对青海省内部分高高原机场气象部门开展培训工作。2018年起,分局气象台为格尔木、玉树、祁连、德令哈等青海省各支线机场见习预报员、气象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执照考前培训,受众人数达40余人;2018年,为解决果洛机场气象预报员人员不足的困难,青海空管分局气象台派出预报员去果洛机场进行帮扶值班;2019年,青海空管分局气象台派出技术人员为德令哈机场气候志进行评审,协助德令哈机场完成了气候志编写和审核工作。
民航青海空管分局在着力提升自身空管服务水平的同时,长期致力于帮扶青海地区中小机场提高管制服务能力、改善设备运行环境、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分局将在民航局空管局、西北空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以西北空管局“四个共享”为战略框架,用“滴水穿石的定力”持续开展中小机场帮扶协助工作,助力青海民航安全、协同、高效进步,更好地服务青海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