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西南空管宅“云”端的28天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3-03 17:29:00

28天,“宅”似乎变成了常态。为了防控疫情,上班的模式调整了,办公的方式改变了,就连就餐的方式也不同了。28天,好像一切都改变了,但一切却都没变。一起上席位的时间变少了,但共同保障的航班运行依然安全顺畅;同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变少了,但默契配合,各项工作推进依然有序;相处的机会变少了,但有了新的方式沟通交流、舒缓压力。对西南空管来说,防控疫情,不仅是对应急能力的一次挑战,更是对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一次考验。

“活”排班

疫情下,人员安全与运行安全是核心,而“人员”就是两项工作的交叉点,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盘“活”人员,“活”排班智慧上线。

管制场景1_副本.jpg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运行安全“双赢”,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伊始,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经过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实行了精细的“动态排班”制度。

“简单地说,动态排班就是基于航班流量管理基础上,适时地精准调整人员和席位数量。”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安全业务室副主任闫啸介绍,精准的动态排班是建立在精准的流量管理基础上,当日08:30、14:30、20:30,流量管理室继续发布6小时内的各小时时段飞行量分析,塔台管制室、终端管制室、区管中心据此再次对席位和人员进行更精细的调整,让运行排班“动”起来。此外,管制中心还将人员按照备份要求分为两种级别,一级备份人员要求在单位进行备份,能够随叫随上,属于“机动部队”,二级备份人员在家中备份,随时保证1小时内到达岗位,属于“预备役部队”。

技保2_副本.jpg

疫情防控期间,西南空管局飞服、技保、网络、气象等一线单位也按照防控要求,减少人员聚集,采用灵活排班、整合人员力量、电子化交接班等方式,对排班制度进行了调整,既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又能保证正常运行的动态管理。

“云”办公

人员轮流上班,无法现场办公,无法会议讨论,但此时我们需要更高的效率,于是“云”办公被提上了日程。

通导部_副本.png

从不“延误”的视频连线

早晨09:00,视频准时接通,小方框里每个身影如约而至。从2月3日正式复工的第一天起,西南空管局通导部就以这样的方式彼此问候平安,并利用视频连线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梳理和布置,而这种方式一直不间断地坚持到了现在。

“在征求了部里其他成员的意见后,我们开启了新的办公方式--'云办公'。这种方式效率很高,所有工作都按计划在推进。”西南空管局通导部副部长李晓翼说道。2月3日以来,西南空管局通导部通过网络召集工作研讨40多次,云端连接次数总和超过1400次,平均每个工作日就组织2次有效讨论,“工作效率恢复到了平时的60-70%。”部里同志这样说。疫情防控期间,通导部凭借“永不断线”的工作态度,梳理了西南地区的设备保障资源,为疫情期间的设备保障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主动核实校飞工作全国总体情况,明确住宿、消毒措施等校飞地面保障措施要求,通报各运行单位,避免产生设施设备开放即将到期而无法使用的运行影响。此外,通导部还利用云办公软件,开展了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工作、工作计划制定、通导培训、西南地区雷达大修、枢纽机场规划等多项工作研讨。

“移动的”线上办公

“一方面要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我们手中的工作也不能停,比如确保每一名管制员符合资质,保证疫情期间一线值班力量不受影响。所以我们也采取了一些线上办公的方法。”西南空管局空管部副部长刘国毅说道。

空管部2_副本.jpg

疫情期间,西南空管局空管部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和西南空管局近期针对疫情防控和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全面梳理在岗管制员的执照签注、体检合格证、英语合格证到期时间,并积极协调民航局空管局和民航西南管理局对管制员的相关资质临近到期人员进行延期,保证疫情期间一线值班力量不受影响;为确保按期完成天府国际机场投用,空管部抓紧推进天府国际机场空管运行的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开展了贵阳区域扇区调整方案启用、西南空管局管制情报专业“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此外,在此期间,空管部还积极协调战区和相关部门,帮助各航空公司2019-2020年冬春季航班计划延期以及复工包机的临时计划申请等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网络2_副本.jpg

及时的远程排故

在特殊时期,虽然人员力量被精简,但是西南空管局网络中心的服务保障并没有缩水。为了能够“声临其境”地解决用户反映的故障问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这时,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精力部署的“360天擎企业安全卫士”就有了用武之地。网络中心技术人员通过360天擎的后台服务器,借助云桌面就可以远程协助申告故障的用户终端,尽快协助用户正常办公。

自疫情防控措施启动以来,西南空管局网络中心每日保障运行协调视频会议,确保西南空管局与各地方民航单位的远程会议畅通无阻,协助气象中心排查解决了气象终端参加会议卡顿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了OA流程问题、电子值班问题、门户网站故障、电子签章故障等多起办公系统故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部门业务有序运行。

“云”课堂

沉下来,学知识,勤思考。非常时期,足不出户,在线学习,“云”课堂派上用场。

抗击疫情,党课不停

疫情发生,党员冲锋在前,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可以说,这场灾难也是对每一位党员党性的锻炼。为帮助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西南空管局党委利用远程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定期编制包含了精品党课、防疫知识、精品教材等丰富内容的学习资料,利用微信群、空管智慧党建APP、西南空管微信号、百度网盘等途径,推送给全体党员进行线上自学。第一期线上参与人数达2127人次,考试合格率95.49%。

飞服中心党委积极开展中心组在线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讲话和民航局要求。利用微信群学习文件,更有解读领学和交流心得的环节,让党员、干部带着思考学习。

工会 战疫小课堂_副本.png

战“疫”小课堂

西南空管局工会组织开展职工防疫线上系列知识竞赛6期,内容包含办公场所预防、家庭预防、知识科普、口罩百科等职工关心的相关知识。截至目前,已有3512人次参与到线上学习、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中。

培训1_副本.png

业务培训,线上不停

西南空管局培训中心结合新成立的培训“+”创新工作室,整合中心各专业培训资源,集思广益思考应对方案,并依据国内主流的线上课程开发理论、实施方法,充分收集案例,寻找匹配于空管专业培训知识线上课程呈现的工具和呈现方式,梳理出了一套适合于空管培训话语体系的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理论,上线了一期“如何开发网络课程”的视频,后期计划在空管系统设计一套基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的微课程。

“线上培训”也成为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推进培训和见习工作的破题之道。疫情防控期间,管制中心交出这样的数据单:开展各类主题培训108次,累计授课198课时,共计2592人次参培,累计总学时达到10980小时,人均参培时间17.3小时。

“云”舒压

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守住安全底线的重要关口,面对疫情,极容易滋生消极情绪,心理关爱随时“云”舒压。

员工关爱计划

“每个人心中都有压力、困惑、消极情绪,而疫情的爆发无疑像催化剂一样,让这些情绪被激发出来。所以我们更需要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赶走心灵'瘟疫'。”西南空管局工会EAP项目负责人胡翼谈到。EAP(员工关爱计划)是西南空管局对员工提供的心理帮助服务,为了更好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项目的作用,除保留7*24小时咨询电话热线服务外,西南空管局工会还将团队辅导、心理沙龙等项目,由过去的面对面形式调整为线上授课形式,心理导师在线一对多进行在线答疑,有效缓解大家心中的焦虑。

工会 宅家秀_副本.png

为了舒缓职工压力,传播正能量,西南空管局工会还启动了“响号召 战疫情 我健康 我快乐”——职工“宅家秀”短视频有奖征集活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目前已收到短视频作品60余个,内容涵盖了健身、厨艺、亲子、教育、茶道、书法、音乐、娱乐、游戏、电影赏析、身心健康、养身知识等多个领域,职工秀的是宅家的才艺,更秀出了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西南空管局技保中心党委在疫情防控期间对职工开展问卷调查,结合问卷情况,以“疫情下的思考与关注”为主题开展“技思广益”,并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呈现。此外,技保中心双流航管设备联合团支部也在其党支部指导下成立“员工及家属关爱小组”,重点关注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及时了解他们的状况和困难,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隔离期。

气象心理沙龙_副本.jpg

2月14日,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522人次同步参与了“如何避免情绪瘟疫”的心理沙龙,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情人节。此次心理沙龙线上活动是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党委在做好员工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方面的一次创新尝试。

强化青年思想引导

战“疫”期间,为了确保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西南空管局团委积极响应民航局空管局团委号召,坚持落实“六个一”,组织青年做好安全运行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

西南空管局技保中心团委牵头主办“不忘初心·悦读青春”技保青年读书活动,引导青年妥善利用居家时间,多读一本好书,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同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技保中心综合性青年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缓解职工压力,提升“宅”品质,展示青年活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西南空管局网络中心打造“网络云时间”活动,通过“网络云直播”、“网络云健身”、“网络云分享”、“网络云答题”等主题,全方位展示职工正能量的态度,号召职工积极应对疫情。

28天“宅”“云”端,虽然“宅”,但“宅”得有收获,“云”得不孤单。西南空管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方式,有序推进工作,有力促进学习,有效舒缓压力。当疫情最终散去,空管人将元气满满地重回岗位。那时,是否又会想念“宅”在“云”端的日子呢?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