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中欧民航共同推进空管新技术应用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05-29 15:33: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芳芳 通讯员蔡晶、朱雨晴 报道: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欧民航基于4D航迹运行及空中交通管理新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中欧民航将共同推进4DTBO(基于航迹的运行)、地空数据链与VoIP等空管新技术实施和展开。中国民航空管将分步骤、分阶段开展TBO技术系统与运行演示验证,开展密集航路空域基于数据链技术空管服务的研究验证,继续完善中国民航空管VoIP技术应用计划。

会上,来自欧洲的专家介绍了欧洲4DTBO、地空数据链和空管VoIP的实施情况、经验与未来发展规划。国内代表介绍了首次I4D验证飞行经验总结、后续计划和地空数据链、VoIP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后续计划等。

据悉,中国民航正在制订TBO实施路线图,将继续加大TBO关键技术与支撑系统的研发投入力度,分步骤、分阶段开展TBO技术系统与运行演示验证。其中,近期将继续开展小规模航班I4D演示验证。远期目标是在国内主要机场和航路验证TBO环境中的网络化流量管理。

此外,中国民航也正在绘制基于地空数据链通信的飞行全阶段数字化管制服务发展路线图,快速实现适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管制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空管VoIP技术应用方面,覆盖所有民航单位的基于IP技术的民航通信网今年已建成,将于年内投入运行。基于此网,中国民航空管继续开展研究与示范验证,提高民航地空通信运行效率,实现与全球标准的衔接与统一。

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李其国表示,加快航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航行新技术应用促进中国民航安全、容量、效率的提升,这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需要。中国民航空管将继续学欧洲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中国民航业快速发展,目前在中国空域内每天飞行的国内外航班超过16000班,中国民航空管保障了航班的安全飞行,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此,民航空管系统在民航空管现代化战略(CAAMS)的指引下,统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创新,在航行新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空管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运行水平持续增强。其中,建成运行了8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区域管制中心;在全国主要航路实施了雷达管制,全国航路实现PBN运行;建设了300多个VHF话音通信台、150多个VHF数据链RGS站、150套雷达;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ADS-B建设工程,308个地面站设备全面实现国产化。今年3月20日,中国民航在天津—广州往返航路上首次完成了I4D初始四维航迹管制技术试验飞行。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