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空管局被明确为空管系统改革试点单位。两年多来,西北空管局顺应时代要求,以改革破解安全、发展工作中的各项难题,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西北空管局局长谢林岩表示,西北空管局全面对标“四强空管”建设要求,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发展理念和管理思路革新,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西北空管局实际的发展道路,为“四强空管”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统一管理运行
2018年10月1日,新的西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投入运行。
根据改革方案,西北空管局飞服中心、技保中心、气象中心被整体并入空中交通管制中心,西安地区的空管四大专业开始统一管理和运行。
在新的空管中心,空管运行各专业的任务目标更加明确、运行管理更加统一、协调沟通更加简便。西北空管局根据新时期空管安全运行形势和需求,确定了各专业部门的工作核心。其中,管制专业是“规范”,通导专业是“避免出现管制工作应急状态”,气象、情报专业是“提供精细化产品和服务”。空管中心全面梳理新的工作流程,建立了新的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挖掘各专业、各部门的潜力。
2018年冬季保障工作成为检验西北空管局改革成效的考题。空管中心组织各专业召开冬季运行保障业务研讨会,从天气预报情况、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低能见度运行等方面不断细化、优化冬季运行保障举措。2018年整个冬季,空管中心航班保障平稳顺畅。“各专业人员坐到一起解决问题的意愿更强了,主动性更强了,机制也更完善了。以往一些需要上级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业务例会就能解决。”多名一线带班领导表示。
优化资源配置
在外部资源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如何将现有资源利用好,将发展模式优化好,将干部职工谋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育好,是西北空管局党委思考的重要内容。
为此,西北空管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
——优化机关、做强基层。通过转变机关工作重心,充分发挥机关对基层的引领监督作用。
——摒弃平均主义。在薪酬分配、绩效激励方面,西北空管局向核心业务倾斜,向重要职责倾斜,向繁忙岗位倾斜,确定了多项差异系数,提高绩效奖金在工资性收入中的比重。
——加强创新管理。运用“战略解码”工具,使局党委的战略发展目标逐层分解为基层应具体操作的事项,逐级签订绩效合约,使干部职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
——主动面向市场。按照“做强主业,做活辅业”的要求,深入推动辅业部门市场化发展。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成本意识、主动作为意识明显增强了,培训中心承办了全国民航首期机坪管制+1培训班。
一系列举措使西北空管局在人员数量基本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保障架次和服务品质均实现了升级。2017年,西北空管局共保障航班257万架次,同比增长14.17%。2018年1月~10月,在航班增速超过10%的情况下,西北空管局保障的西安咸阳机场航班正常率达85.54%,同比提高10.69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驱动
在西北地区飞行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要保持目前安全与服务的高水平,就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动力支撑。“智慧空管”战略的提出成为西北空管局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
谢林岩表示,面向未来,西北空管局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服务品质,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发展道路。
西北空管局大幅增强科研创新经费投入,编制了《提升运行品质科研方向指导书》,绘制了科技提升品质实施路线图,搭建了科技工作平台,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广泛利用学校、企业、科研院所资源,为“智慧空管”建设加速助力。
2018年8月31日,西北空管局召开了首届提升运行品质新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全国19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把脉西北空管局科研创新工作。会上,西北空管局员工提出了6个科技创新项目,包括空管应急管理及信息共享系统、西安咸阳机场航空器场道滑行路线规划及冲突预警研究、西北地区航空气象智能服务系统等,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相关专家表示,西北空管局的科技创新项目准确抓住了空管安全生产的痛点,能为安全保障、航班正常运行、品质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地方发展
在改革工作中,西北空管局不断提升自身在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价值,将核心资源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盘棋”中。
西北空管局倡导成立了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使其成为紧密连接民航运行各单位、各环节的良好平台。在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建设过程中,西北空管局将电子进程单、进场管理等空管核心信息接入西安咸阳机场决策系统,实现了航班流程信息全覆盖。西北空管局赋予运管委空管席位航班放行协调职能,并要求所属各单位主动接受运控中心协调,使运管委的作用发挥得更加顺畅。
同时,西北空管局还在中小机场建设、通用航空发展中不断创新理念,提供支持。2018年6月6日,西北空管局与西部机场集团签署了《空管运行保障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空管人才资源、培训资源与技术资源共享方面进一步深入合作,助力西北地区中小机场发展。2018年11月16日,西北空管局首批选派的3名管制员到达陕西榆林机场,参与机场空管运行保障工作。2018年10月9日,全国民航首期机坪管制+1培训班在陕西西安开班。来自全国16个民航机场的91名学员在西北空管局接受了为期33周的专业培训。
为了更好地服务通航发展,西北空管局在空域申报、计划批复、对空指挥等方面简化了工作程序。同时,投资设立了西北地区通航服务中心和陕西通航飞行服务站,推动各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通航发展铺路搭桥,获得了地方政府和通航企业的一致好评。
改革仍在深化。西北空管局获得的关注、肯定和支持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了。(《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傅一恒、詹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