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东北空管局提升民航气象服务能力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1-11 14:02:00

气象万千显担当 真抓实干践真情

——东北空管局提升民航气象服务能力侧记

作为管制决策的重要支持条件,气象信息的准确与否、及时与否直接关系着民航空管的运行效率。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与集中提升,东北空管局气象部门转思路、强管理、重服务,用真抓实干与真情真意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助力管制运行。

抓问题导向 明关键 补短板 聚焦服务深度

知其所来才能明其将往。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瞄准专业快速发展需求和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的主要矛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

“追求更完美”一直都是东北气象人的成长理念。经过深入的调研剖析,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将问题与短板锁定在几个方面: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强,存在松懈麻痹思想,业务运行管理和监控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人为原因的迟发报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气象主要岗位人员数量不足,缺乏技术骨干,气象工作质量和服务品质有待提高,与用户需求还存在差距;气象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气象设备保障能力较为薄弱。

找准问题,也就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针对问题,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一改以往针对问题“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模式,更侧重于系统性整改,从就问题说问题向盯组织、盯系统转变,从经验积累向固化成果转变,从吸取教训改作风向手册跟进。

去年,气象中心通过推进“气象服务提升年”工作,将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加强业务监督检查与加强气象工作质量管理结合起来,立足东北地区天气特点和工作实际,探索气象工作的着力点,不断加强飞行气象情报工作,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强化气象探测和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深入推进数值预报等技术应用,提高重要天气预报能力。

抓需求导向 有针对 深推进 彰显服务精度

精准聚焦客户需求,深耕细作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东北气象人秉承“贴近用户、面向运行、提高效率”的十二字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入改进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气象产品,创新业务和服务方式,增强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不断建立并完善为不同用户服务的模式,进一步梳理服务标准和流程,加强与航空公司、机场的交流,提高航空气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业务能力,创新定制气象服务产品。他们扩大与航空气象用户双向培训的范围,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象产品。尤其是针对管制用户的业务需求,他们提供更加精细和个性化的点对点服务,认真研究、改进、完善相关服务保障措施,完善了预报、观测岗位的工作程序,逐步转变服务思路,规范讲解语言,细化工作程序,有效实现了天气讲解的规范化;通过加密天气探测分析,实现了天气讲解的精细化;通过加强天气会商,实现了天气讲解的科学化。他们还通过报文、短信、服务网站等多个渠道,为航空用户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天气决策依据,形成了“客户有需求、服务有对应、改进有反馈、能力有提升”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气象对航空运行决策的支持作用,为基于空中交通通行能力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响应机制提供高品质的气象服务,东北空管局建立了复杂天气气象复盘机制。在实施复杂天气气象复盘分析基础上,东北空管局重点研究分析用户需求,改进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使之更加贴近运行实际,从而不断提升气象服务品质。

抓发展导向 重创新 谋长远 拓展服务广度

眼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空管的快速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气象服务更快、更准、更优、更精,东北气象人将目光瞄准未来,重科研应用、重战略合作,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拓展服务的外延,真正做到以“服务动能”点燃安全“引擎”。

由气象中心自主研发的气象与航管信息融合显示系统上线运行反馈良好,并在系统内进行推广,为管制员在雷雨天气情况下准确掌握气象信息、保障运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民航空管运行服务保障能力,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得到了民航局空管局的肯定和支持。民航局空管局将其纳入民航空管系统新技术支援新疆建设项目,并以民航局空管局明传电报的形式推广该系统。东北空管局立足长远,跳出民航看发展,从促进军民共建、共融、共进的高度出发,为北部战区空军免费安装该系统,使空军指挥员在恶劣天气下也能够直接看到天气系统对空中航班的影响,进而在民航管制员申请绕飞空域时进行更有效率地沟通,为管制部门申请临时航线和机动空域带来了便利。

正是立足于这种大发展意识,东北空管局深刻地认识到真情服务不仅是要服务航空安全,也要服务气象行业与地方发展。在这种发展理念的感召下,加强战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东北空管局气象部门持续深化与相关气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在重要天气会商、气象资料共享、产品开发、人员培训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分局(站)、气象中心与相关气象部门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丰富合作内容,增加合作方式。结合实际,他们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培训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业务培训质量;实施气象岗位人员3年轮训计划。此外,他们积极协调,依托培训中心、气象院校和设备厂家以及省、市气象部门的培训资源,联合其他地区空管局气象部门,根据实际需求举办各专业培训班,促进航空气象快速发展,助力气象人才快速成长。

话风雨雷电,看云卷云舒。东北气象人真实干、真提升、真下功夫,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助力管制运行。(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冯滢宁)

责任编辑:linchenglo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