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落之后,夜幕即将来临
落日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城市万家灯火,飞奔一天的倦鸟各自落巢歇息在温馨的窝里。与此同时,飞行区塔台的女同胞也正接班开始寻常的夜班值守。

雨夜

我是周小慧儿
头戴耳机、脚蹬发射键、一边接电话、一边字迹清晰做文字记录、一边口齿清楚通报信息给带班主任、一边目不转睛盯着雷达屏幕进近扇区陆续移交塔台密密麻麻的飞机动态、一边手握话筒和机组飞行员联络、一边和席位间同事协调配合、大脑里运算着飞机落地间隔空隙放行一架飞机起飞--掐时间、做预判、算间隔,1分20秒或2分钟、3分钟……,安全与效率,效率放其后,安全这根弦始终绷在脑海、意识和心中。

班组之星-钟佳辰

陈志敏和康雷蕾
99米高高的塔台,云南空管分局塔台十四朵花儿,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就这般和男同胞齐驱并骤。每遇低云低能见度或阴霾雨天塔台如在云端一般,不论是协调席位还是放行席位,但凡上班到岗,她们开启空间思维像电门开关一样即刻建立,全身心每个细胞调动集中至全神贯注。高原机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貌特性和瞬间生消演变的天气现象,时刻考验着保障安全飞行的人们。有时,一直站立观察,唯恐挂一漏万,密切监视着空中和地面一切动态。人的神经高密集运转造成大脑和身体高能量的消耗,用班组之星钟佳辰下班后的感受表达就是:“我要好好吃才知道自己已经下班了,吃清醒了再饱饱睡才明白无误上好下个班。”芭比娃苗条的她喜欢溜滑板,能干这份工作实属不易。

刘畅 守夜

陈志敏和蔡祺鸿的云端之夏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顶着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高度责任和压力,陈志敏、刘晓率先不像惯例中女同胞生了宝宝就舍弃塔台。她们敢于继续挑战这份工作,除了有家人大力的支持,更重要是因为她们有抗压的素质,一种当代女性积极进取的精神。问她们为什么能够坚持,回答极其简单:“完成自己的使命!”如今作为前辈的她们,在塔台已坚守了十三个春秋。为干好本职又多一点点照顾家庭,马晓丹、田沛玉、许睿她们无一不是忙碌中尽可能节约辗转赶车和吃饭的奔波消耗,工作、家庭来回两点一线尽一切可能分别充分准备所需。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职场女性,从来都比男同胞要付出得多。她们的努力和付出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她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中尤其每遇特情,在千头万绪的繁忙中协调各项事宜,当冲突解脱急难得到解决,那份欣喜和成就感常人不能够体验。她们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脚踏实地在默默无闻中坚守。

邓琦-拨开迷雾开启空间思维

仲琳的又一个夜班
冲锋在前沿的人是勇士。勇士,不仅仅定义给男同胞。从古至今敢于亮剑的不乏木兰一位女子。仲琳,刚刚捧回管制技能大赛全国团体第一、西南区第一的好成绩。回首大赛总结,仲琳感慨万千写下这样一段话:“每晚学习到别人休息时间,大流量训练后堆成山的进程单让人疲惫。感冒了,但轻伤不下火线,加油吧!”是的,咬牙使韧劲,困难就会被克服。从业八年,仲琳历经太多甘苦,遭遇特情最多。要么飞机前左轮无法转向故障、要么空运活体器官捐赠运输急送、要么机上心脏病患者急救备降、要么大雪封路接班人无法按时到达接班,熬了一宿仍然握紧话筒继续坚持在岗位等等,仲琳都一一平安、顺利处置完成。在她的人生字典里,读书、学习、工作是女性最好的状态。于是,你会看到上班途中的大巴车上、休息间、办公室,仲琳都在分秒必争阅读。年轻的新生代潘艳琼、周慧、刘畅、邓琦、康雷蕾都在努力追赶先进的前辈们。

刘晓-送别日落守在月儿高挂时

张丹-跨过七年鸿雁牵挂
放弃首都机场塔台的指挥,张丹终于结束七年鸿雁传情的牵挂,追寻民航学院同窗来到彩云之南,和她的郎君成为塔台现代版“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夫妻档,在云端护长水此方蓝天安好。飞行家属马晓丹,善意通达,不仅能够做好贤内助,还能够站在自己事业的平台。已是两个宝宝的年轻妈妈,不怕苦不怕累,全能做到让自己的岁月芬芳。当代知识女性自尊独立,随读书学习知识储备的增加,见识不断增长早已舍弃骄娇之气。她们有能力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同时又勤劳尽心不失争做传统美德的贤妻。也许,她们是幸运的,但她们的幸运,完全来自她们各自的不懈努力。

潘艳琼-夏天的玫瑰

云端花朵-蔡祺鸿
长水机场,白天又一个暖阳阳的普照过后,雾霭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高原机场寒霜凝冻的夜晚就要开始。蔡祺鸿,一个会乘着公交去朋友家接妈妈回家的好闺女,镇定自如站在她的岗位。每每看到她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工作的状态,亭亭玉立的背影由不得会让人想到许巍那一句深情的告白:“美人你一直是我的春天,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
值此,已是深冬,仿佛可听到春姑娘轻盈的脚步已经不远。就要听到新年的钟声了,云南分局空管塔台的云端花朵们来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不忘初心共筑梦,牢记使命勇向前。(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方虹)

千斤重担在指尖

张丹和邓琦参看考评题库

阅读是马晓丹的固定休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