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竹石》寓意鲜明,告诉我们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要勇于面对现实挑战困难,经得住风霜的磨砺。作为深圳空管的管制员,面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日益增长的航班和夏季珠三角地区极为恶劣的天气条件,更是要有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保一方蓝天平安。
雷雨季节加上暑运,航班保障工作绝对谈不上轻松,深圳本场6、7月份已经历多次因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大面积延误,如何科学决策,在天气来临前让航空公司有效调配运力,在天气转好的缝隙抢时间疏散积压航班,是摆在管制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激励管制员的工作热情,凝心聚力提升业务能力,经过近一个月的充分准备, 6月27日至28日,深圳空管站2017年“安康杯”管制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场上场下不分家 精心备赛为实效
理论使人高瞻远瞩,但经验却使人更趋近于实际,富有经验的人不一定出类拔萃,在很多领域,往往出类拔萃的人,是那些善于处理和对待经验的人,空管行业亦是如此。因此,本次管制员大赛将经验和理论知识融合,分为个人竞赛和班组竞赛,个人竞赛的形式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部分,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加权平均值。班组竞赛的形式为技能考核,成绩为班组个人赛成绩最好的两个人的平均成绩与集体竞赛成绩的加权平均值。比赛地点设在深圳空管培训中心,拥有1套360°全景模拟机和4台桌面模拟机,硬件条件一流,可以用更真实的情境来测试管制员的业务水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深圳塔台管制室下属的4个班组早早就进入了备赛状态,经过初步报名选拔,共有13名选手参赛。而除开参赛选手,其他人员也都全力配合,在合理安排好值班的同时,管制运行部成立了指挥部和筹备小组,一切为了比赛能更高质量,更客观地呈现管制员的能力。他们当中有人负责理论测试的试题编写,有人负责模拟机练习的剧本完成以及实际编写,有人负责机器设备的调试,有人负责练习的检查和复核,还有人负责大赛的宣传,每个班组将自己的组徽、合照以及选手的单人照和宣言制成展板,在业务楼拉起横幅宣传赛事。不管参赛与否,大家倾力付出,只为比赛顺利,收获实效。
理论实操齐比拼 超高难度验真功
比赛当天,4个班组闪亮登场,说闪亮,是因为班组的名字和口号看出用心。“安康班组”唱出“安全、领先、和谐”的空管核心主旋律,“FLY班组”本着友谊第一的精神,“亦师亦友、心中有爱、年轻向上”重在展示风貌,“向日葵班组”则传递了洒脱的心态,高喊“快乐工作、健康生活”,“黑蝙蝠班组”名字有些另类,口号却是根正苗红的“团结保安全、青春献民航”。
首先进行的是理论考核,引入了互联网科技手段,选手通过手机APP“玩转题库”答题,试题由系统自主从近3000数量的题库里随机抽取出100题,满分100分,答题完毕自动出成绩,既方便选手也方便裁判,准确率固然是关键,但完成时间也会影响选手的得分,需要选手又快又准。之后是最为紧张的实践环节,模拟机实操比拼,在筹备组的精心策划下,模拟机技能考核为全程标准英语通话,逐一考核每一位选手,模拟塔台单跑道运行环境。比赛过程中,1个管制员有7位机长为其配合参演,在短短40分钟内,会出现航空器复飞、中断起飞、跑道侵入、鸟击、单发失效、申请反向落地等诸多特情,而模拟时间选择的也是深圳塔台高峰时段,航班密度之大,指挥难度之高,叫人咋舌。经过整整两天的比拼,最终,“黑蝙蝠班组”的张旭获得个人组冠军,王兆晖领衔的“FLY班组”荣获班组第一。
深圳空管站此次安康杯管制员技能大赛是切实提升班组建设的典型,以赛促训,激发了管制员的职业荣誉感,提升了管制技能水平。而个人与班组结合的比赛形式,则有效增强了班组向心力,通过集体奖提升团队意识,模拟了日常工作中不同席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强调集体默契配合来提升空管运行效率,保障航班准点顺畅。(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余晨诗、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