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萨利机长》中的“无情”与“真情”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3-17 14:15:00

初看《萨利机长》我觉得它平实、简单,甚至在剧情上也没什么新意,毫无好莱坞式的冲击感,而再当我去回味,以一个民航人,一个空管人的眼光去审视它,对萨利机长的果断,对机组人员的冷静与专业,甚至对审查委员会的“不留情面”都多了一份敬佩,对自己行业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萨利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民航人的职业操守,虽然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但民航人的专业精神是相通的。

《萨利机长》电影中有这样一幕,虽然飞机最终成功降落在哈德逊河上,但Sully机长和副机长还是被审查委员会近乎苛刻的质询,因为审查委员会怀疑飞机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因为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拉瓜地亚机场。很多观众都觉得审查委员会是无情的,甚至是残酷的,他们觉得Sully他飞了四十多年,安全搭载了几百万乘客,这次迫降又成功了,为什么不把他当英雄,而要对他苛责的怀疑?!他的评价为什么要由着短短的280秒来决定?而如果你是民航人你就知道,这就是我们行业的特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无论这起事件有无伤亡,但只要对安全构成威胁,就得研究,就得去调查,作为一名空管人,看到这里也理解了我们日常工作中那些安全指标、安全规范存在的意义。因为在民航行业,没有“重来”二字,我们的制度是无情的,但恰巧它才能捍卫更多人的安全。

片中第二幕触动我的地方就是管制员在发现消失在屏幕上时,他仍然拼劲全力去呼喊飞机,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飞机的位置,直到最后同事拍拍他的肩膀,他才缓缓起身,在做了酒精检测后,他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默默流眼泪。我接触过很多的管制员,不当值的时候都是普普通通的阳光大男孩儿印象,通过电影的描述和与他们的对话我才体会到,管制员对每一架指挥过的飞机的“情”,这是一种凝结着使命感和责任热情,也是一种把天上每一架飞机当孩子一样的亲情,谁都不想,也不敢想象飞机在自己的手里消失在屏幕上。在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地小点,在天空中却是一架架搭载着鲜活生命的飞机,在电影里管制员看见飞机消失了,为那155条生命流泪,为自己没能帮上忙落泪,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每一分每一秒管制员们都用指令,用他们的真情托起安全航行的蓝天。

《萨利机长》这部电影,我看到了制度的“无情”,看到了背后管制员的“真情”,而连接它们的则是电影的另一个主题:人性。人性,也是萨利机长最后在回答审查委员会提问和质疑时提到的最重要要素。计算机可以模拟出几十次都能成功的返航,但机长是人,不是机器,遇到紧急情况,机器可以马上按照既定程序改变,而人有感情,人会思考,萨利机长用了35秒,在返航和迫降之间做出了生死抉择,堵上自己一辈子的荣誉和生命挽救了整架飞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临危不乱的果断,不仅仅是飞行了四十多年带来的经验,更与民航人的专业精神有关,因为有专业精神,萨利机长才能熟练应对紧急情况,因为有专业精神,机上的空姐才能立即组织乘客做好应急准备。

这些专业精神,是通过无数次应急演练,无数次规范学习刻入到骨子里的民航人特有的人性,它要求我们临危不乱,要求我们专业果断,要求我们相信自己的专业。

这样回味《萨利机长》后,我被电影里这种平凡的英雄深深感动,他没有健壮的身材,没有特殊的魔法,却一样能够保卫人们的生命和安全,他是普通人,却不平凡,他看着朴实,却不简单。在敬佩萨利机长的同时,我也对工作中一次次的应急演练,安全检查和规范章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知道那些看似“无情”冰冷的规章制度是为了塑造出我们民航人特有的专业操守,保证我们能够在危机时刻散发出“真情、无畏、专业”的人性光辉!(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蒋玥)

 

 

 

责任编辑:马欢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