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
两会专访|冯正霖:加快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 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3-09 16:51: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潘瑾瑜 报道:航空运输的运行过程中,约95%以上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来自于航油,这是其最大的运营成本项目之一。因此,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成为了实现民航业深度脱碳的最优手段。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航局原局长冯正霖建议,加快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航局原局长冯正霖(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指同时符合航空安全适航标准和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航空燃料,与现有航空器和民航基础设施较为兼容。与化石基航煤相比,可持续航空燃料全生命周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以上。同时,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制备原料多样,产业链条长,涉及航空运输、能源工业、农林产业等诸多领域。冯正霖认为:“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我国有着优势的资源禀赋,具有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牵引性、撬动性,具有催生千亿元战略新兴产业的潜力,这已经成为全球民航竞争新赛道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力争到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累计消费量达到5万吨。“十四五”以来,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在商业航班积极试点加注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中石化、国家电投等央企以及河南君恒、四川天舟等民企积极投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炼制,形成约240万吨的潜在产能;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新原料、新工艺技术研发和认证标准研究,为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当前,我国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加快推进,但在顶层设计、协同机制、技术创新、国际话语权等方面还面临一定挑战。对此,冯正霖建议,建立健全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统筹协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以技术能力和资源潜力为基础,科学确定近、中、远期技术发展重点和供需规模,加强综合统筹和政策引导,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多元供给、充足稳定、接续发展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体系;强化技术攻关,积极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化,包括集中联合攻关国产飞机和发动机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支持开展可持续航空燃料掺混商用试点示范等;推进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航空碳排放治理体系中的国际竞争力,以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推动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标准、产品和服务高水平走出去。

“希望通过加快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进一步有效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增强我国民航业在国际气候治理的战略主动,为全球民航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多中国的努力和贡献。”冯正霖表示。(编辑:张彤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西北民航持续做好首乘服务 守护党员初心...
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年度工...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