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
两会专访|姜春水:强化顶层设计促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3-08 16:09: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人尹 报道: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产业,民航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姜春水提出了《关于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提案》,为民航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姜春水(受访者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航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安全水平、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技术体系、国际影响力都大幅度提升,运输规模连续18年位居全球第二,旅客运输量在综合交通占比1/3,航空货运分担货物进出口总值约三成,构建起了链接国际国内畅通全球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姜春水表示:“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了新发展格局、推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空域资源不足、航空货运能力与我国经济体量和国际地位不匹配、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改革探索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姜春水建议,应结合当前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从国家层面出台《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建设一流的安全、设施、技术、管理、服务,构建更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体系、创新支撑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绿色发展体系、航空服务体系、民航治理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航通达性强、效率高和品质优的比较优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当好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

促进民航大数据的建设是姜春水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加快民航大数据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支撑智慧民航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十四五”以来,民航局印发《关于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民航数据治理“7+1”标准,围绕民航安全监管、市场管理、政务服务、运行保障、旅客服务、营销收益、财务管理、投资建设等方面建设了一系列信息系统。

“由于民航行业具有多主体、跨区域运行的特征,数据分散、门类众多、应用场景复杂的特点,民航信息化尚未形成行业管理部门、运行主体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建设的发展格局。”在姜春水看来,在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已经成为民航业构建完善的民航大数据治理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的主要瓶颈。

在《关于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提案》中,姜春水提出了民航管理部门宜增设专门负责数据管理的职能机构,加快搭建民航行业公共数据管理平台,构建起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大数据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民航大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针对航班和旅客等基础性、关键性数据,姜春水建议应由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构建起归属民航管理部门、具有公共属性和全面开发能力的数据平台和职能管理部门。同时,民航大数据建设也与民航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息息相关,应加强民航数字化领域对外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积极推动民航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等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参与国际交流与推广,支持中国智慧民航优势项目走出去,增强国际话语权。

“这些任务需要在民航管理部门指导下引领国内航空公司和国际机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只有构建起以技术为基础、需求为牵引、产业为支撑、法规标准为保障的系统工程,才能够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和民航高质量发展。”姜春水表示。(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海燕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lisijin 000
推荐新闻:
天津滨海机场无人机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
同程旅行城市通小程序上线北京 为用户带...
包头机场开展“焕新颜”“表心意”元旦...
作家阿来在中飞院举行专题讲座
智慧机场的绿色脉动——天津滨海机场信...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开展人员岗...
民航华北空管局能源管理取得新成效
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发动机附件...
东航研发推出飞行绩效管理平台
南航披露低能见度天气下仍能实现高航班...
伊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
南航新疆空保管理部:文明执勤 助推新疆...
呼和浩特机场安检:服务升级,温情护航...
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资深教员陈聚群:修...
民航广西监管局开办中小机场安检培训“...
包头机场开展全国消防日主题宣传活动
巴彦淖尔机场人工观测场设备升级改造顺...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50...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