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铺就通往蓝天的大道
——写在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之际

北京大兴机场数字化研究中心
8月22日,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航建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挂牌成立。至此,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单位完成了发展历程中的第五次改制。
民航建工前身为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1952年始建于上海。从1955年迁入陕西,承担国家“一五”计划的156项工程,到根据民航局属建设类企业股份制改革总体部署,于今年7月重组并入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67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先后经历了5次重大变迁。
目前,民航建工年经营额、营业额均超过80亿元,具有机场场道、房屋建筑等7项总承包、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施工范围涵盖机场、房建、市政、路桥、铁路、轨道交通、地基基础等多个领域,真正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飞跃发展。
22年后“送活上门”
2007年4月,陕西阎良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来到民航建工总部大楼。当时,阎良机场跑道需要改扩建,指挥部召开了研究会议。参会的飞行员代表一致认为,20世纪80年代,交通部所属的一家单位为阎良机场修建的跑道质量特别好。指挥部当即决定,一定要找到这家单位继续为他们修跑道。由于已经时隔22年,企业多次更名,指挥部几经周折、多方查证,才终于找到了跑道的建设者--如今的民航建工。
据了解,1985年阎良机场跑道工程曾吸引了全国50余家施工企业参与投标。民航建工作为特邀单位参与竞争,最终在入围的23家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该项目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技术要求极严格。跑道基础不能有沉陷、道面高低差不得超过3毫米……为确保质量,民航建工引进了在当时比较创新的TQC(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研制生产了条形震动梁和滚纹机,每道工序都力求尽善尽美。

西安阎良机场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专业精神,阎良机场跑道的质量经受住了22年风吹雨打的检验,获得了广大飞行员的一致认可。该工程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之后,民航建工成为首批获得原民航总局颁发机场施工许可证的单位之一。
“多年来,民航建工始终秉承'质量为本、速度争先、服务至上、业绩用人、兴企富民'的工作理念,持续深耕品牌、匠心筑梦,凭借专业化的施工管理水平和过硬的技术人才实力,在海内外建设了一项项精品工程,赢得了各方的一致认可。”民航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金超说。
擅长“机翼下”施工
在民航建工参与的大量机场施工中,不停航施工有着特殊的意义。2002年,民航建工承接了首个不停航施工项目——上海虹桥机场维修机坪工程。其中的虹桥机场西跑道七标工程是一次挑战。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行区场道及附属设施工程
这项工程85%以上的施工区域需要采用不停航施工方式,涉及9个对接道口,以及错综复杂的机场、空管设施、管线等。项目施工的时间是凌晨,有效作业时间通常只有4小时,且要绝对确保“运行安全、空防安全、管线安全、施工安全”。参建人员在人机进场、适航恢复、管线探摸、管道预埋、应急处置等环节力求周密细致,最终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这项工程成为了业内不停航施工的典范。之后,民航建工又参建了上海浦东机场四跑道工程。
自1997年以来,民航建工全过程参建了上海浦东机场一期至五期工程,承建的浦东、虹桥机场不停航施工项目超过20个,涉及作业区域超过200万平方米。其开发的道面混凝土纹理施工工艺、混凝土表面拉毛毛刷、高频振捣器等技术在行业中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

上海浦东机场五号机坪改造工程
“67年来,民航建工参建的国内干、支线机场达40余个,涉及工程百余项,获得了民航业界的广泛认可。”王金超介绍,“民航建工的优势并不限于民航,我们在房建、路桥隧、港口航道、地基处理、钢结构安装等领域也有出彩的业绩,并获得过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50余项国家级大奖。”
不断开发新技术
近年来,民航建工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着力打造“机场”和“房建”两大品牌,参与建设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珠海中交汇通横琴广场、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一大批国内外工程。民航建工倡导以“毛塔效应”“兰渝精神”“航四好人”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蕴含了履约、服务、共赢,担当、坚守、奉献,责任、忠诚、感恩等丰富内涵。
2016年6月,由民航建工承建的北京大兴机场飞行区场道三标工程正式开工。参建人员牢记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要求,全力以赴打赢攻坚战。

北京大兴机场数字化压实施工
然而,该项目的施工并非一帆风顺。大兴机场的西二跑道与下穿通道、河流故道在同一处交错,软土地基成为项目施工的一大难点。为了保证跑道平整度和地基坚固程度,参建团队开展专项攻关,历经半年多的时间,从上千组观测数据中寻找规律,实现了回填土与原始土基压实度的统一,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数字化施工是该项目的又一亮点。面对170余万平方米的施工区域,民航建工综合使用GPS定位仪、控制箱、液压传感器、滚动传感器等设备,自主设计了数字化强夯施工装置,同时,创新引进物料验收系统、混凝土全过程生产监控系统等,实现了大数据全方位收集和动态跟踪,为项目的高效、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基础。最终,该项目被评为全国建筑业绿色建造暨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中国交建第二批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率先完成奖”。

数字化施工
“在承前启后的新历史节点上,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要牢牢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新的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的华彩篇章。”在今年7月17日民航建工召开的重组成立大会上,王金超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为民航强国伟大事业贡献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仲超 通讯员栗洪勇 吕治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