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每年都是两会议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大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被写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话题也被网友们“顶”进了“部长通道”。
与往年相同的是,今年不少代表委员都带来了与民航有关的声音;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议案和提案涉及的领域更广,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更紧,同民生的贴合度也更高。
在民航业内,全国政协委员、东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绍勇带来了《关于完善空中旅客急救体系》的提案。对此,他表示,老年人已经成为重要的乘机群体,他们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而飞机上开展急救的条件又比较有限,因此希望发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民航业外,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通用航空的期待。以该领域的热门产品无人机为例,往年两会,与之有关的声音多集中在“有效管理”以及“限制‘黑飞’”等议题上;到了今年两会,无人机开始“转型”。在《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提到了无人机给农业带来的“效率革命”。他表示,在5G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可以精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再加上无人机喷洒农药,就可以精准高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植保问题。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并鼓励各方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
同样希望将无人机引入日常工作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2018年 10 月 24 日,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苏权科的提案正是围绕如何智能化运行维护这项“世纪工程”而展开的。公开资料显示,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沉管隧道最长、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对于这座设计寿命为 120 年的跨海大桥,苏权科表示,想要管好、用好它,用传统的方法已经不够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有些工作需要爬到桥顶的塔上进行外部操作,施工人员很不安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用无人机来做这些工作”。
除技术上的创新应用外,另外一些代表委员则期待货运航空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市长蔡丽新表示,根据江苏省的战略部署,为解决区域内机场同质化发展的问题,未来淮安机场将定位为以货运为主。同时,根据国务院批复,这里还将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航空货运枢纽。
多年来,转型都是全国两会上的“热词”。然而,传统产业应该如何转型,高速发展的行业又该如何突破瓶颈,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不少企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 年是社会经济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的一年。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行业与民航业找到交叉点并开展良性互动,值得关注。这种转变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更多可能,也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