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依托大数据和一些高新技术,围绕人民群众的交通圈、工作圈和生活圈,着力打造“民航+”生态圈正逢其时。
打造“民航+”生态圈是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日的“部长通道”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表示,在民航服务中,我们坚持真情服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打造“民航+”生态圈,通过空地联运实现机场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缝换乘,通过大数据提升航班正常率、安全水平和实现无纸化出行、分类安检等,都是增强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举措,也是民航业要努力的方向。
打造“民航+”生态圈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6次提到“互联网+”,6次提到“融合发展”。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各行各业都在整合、交叉、相互渗透。民航业不仅是服务公众出行的交通方式,更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辐射聚集经济要素资源的作用明显。要形成以民航为核心,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相互融合的综合体系,积极打造生态圈。比如,机场要打造以空港为核心的航空枢纽经济,顺应港产城融合趋势;航空公司要向产业链纵深发展,提供全流程、多元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航空服务产品。
打造“民航+”生态圈是助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航正在按照“一加快、两实现”战略进程加快民航强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民航落地生根。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打造“民航+”生态圈,携手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走融合发展之路,有利于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真正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民航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民航成立70周年。让我们携手奋进,着力打造“民航+”生态圈,以高质量发展擘画新时代最美画卷。(《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郑雪)
相关链接:两会聚焦:擘画“民航+”生态圈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