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建成投用
来源:《内蒙古晨报》2018-06-13 10:14:00

伴随着螺旋桨的声音,一架橘白色相间的直升机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简称“内蒙古医院”)的院内直升机停机坪上,急救人员将一名“患者”从120急救车上快速运到直升机中,地面指挥员做出指令后,直升机很快起飞,将“患者”转移至其他医院。至此,搭乘直升机急救看病在呼和浩特成为现实,而这样的场景,在内蒙古各大医院也属首次出现。

拨打120就可享空中救援

6月12日上午,内蒙古医院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启动仪式正式举行,据了解,内蒙古医院、呼和浩特120指挥中心分别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汇通航”)正式签约,成为全区首家建立航空医疗救援基地的医疗机构,标志着我区航空医疗救援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今后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即可获享空中救援。

直升机的亮相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围观,不少人掏出手机拍照、录像,很快这架直升机在微信朋友圈刷了屏。“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见到,离这么近看到直升机还是第一次。”市民李女士说。

记者从内蒙古医院了解到,该救援服务是内蒙古医院与金汇通航联合,为病患提供的以院前救援、院间转运为主要项目的空中急救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气候条件较复杂,这给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可以克服地理空间限制,在紧急情况下救治转运如因公路交通阻塞、交通管制、路途较远以及交通工具无法到达或在急救黄金时间内无法到达的病人,随着空中救援直升机的加入,由配备专业适航医疗设备的直升机和医护人员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救治转送。

机舱内是一间小型“ICU”

据介绍,目前用于航空医学执行救援的专用直升机,配备了经严格筛选培训的专业救护人员,里面搭载了国内先进的专业航空医疗设备,包括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注射泵等设备,机舱内俨然就是一间小型ICU,既能保证患者在运送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平稳,还能凭借其高速飞行为患者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

使用“空中120”怎样收费?

内蒙古医院院长孙徳俊告诉记者,救援直升机分有两种机型:一种是小型直升飞机,一种是当日演示的大型直升飞机,都将按照小时计费。大型直升机收费是70000元/时,小型直升机40000元/时。航空紧急医学救援有会员制,也有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医疗急救服务。费用具体以《直升机医疗转运服务合同》约定为准。

哪些患者适合叫直升机急救?

记者问及哪些患者适合叫直升机急救?孙德俊介绍,直升机转运一般针对地面救护车不能及时安全运送的危重病患,以及因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医院无法继续治疗或无法安全治愈的病患。此外,还针对心肌梗死、脑溢血、脑梗死等多种急性疾病,必须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抢救的病人。

作为全区首家建立航空医疗救援基地的医疗机构,内蒙古医院进一步提升了急救中心的应急医疗救助能力,缩短了医疗转运时间,符合救助条件的如突发的重大交通事故,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突发外伤患者,如果情况紧急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直升机进行急救。但事先还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判断,患者拨打了急救电话,指定的急救医院和航空公司要进行综合审核,判断是否需要空中救援,迅速实施急救行动。

直升机停放内蒙古医院

为了迎接“空中120”的到来,内蒙古医院做好了充分准备,新建了一个直升飞机停机坪,可起降各类救援直升机。今后大型直升机将全天候,停放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用于满足紧急医疗救援需求。救援队在接到救援任务后,为保证不耽误黄金救援时间,通常会采取“边起飞、边申报”的办法,最快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起飞。(邢占国 王晓玲)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