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中国民航早期历史之最(图)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5-01-09 14:13:0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飞机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自世界近代航空发展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利用这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发展自己的民航事业。受其影响,20世纪初,中国政府就派遣人员赴国外学习航空技术,着手购买飞机、修建机场等,为实现中国飞翔之梦和航空救国的理想,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中国民航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

  中国最早民航事业发端的标志

  中国民用航空人才培养和教育起步较早,自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开始,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即陆续选派刘左成、李宝焌赴日本,厉汝燕赴英国,秦国镛、潘世忠、张铭程、姚锡九赴法国学习飞机制造和飞行驾驶技术,为兴办航空事业作准备。1913年(民国二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从法国购买了高德隆式飞机12架,成为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开端的标志。

  中国最早的民航机场

  1910年(清宣统二年)8月,清政府开办飞机修造厂试制飞机,由军咨府在北京南苑五里店毅军练兵场内始建飞行场和简易跑道,供从法国购进的苏姆式飞机起降和维修使用。北京南苑机场成为中国第一座机场。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6月,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拨款6万元对机场跑道进行扩建,新增房屋100余间和一座飞机修理厂。1931~1937年(中华民国20年至中华民国26年),中国航空公司和欧亚航空公司也在该机场起降飞机。1937年(中华民国26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京南苑机场被侵华日军占领。1945年(中华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南苑机场由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军民合用,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在此起降飞机。

  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

  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始建于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同年3月,时任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总统的袁世凯采纳总统府顾问、法国驻北京公使馆武官白理索的建议,决定购买外国飞机,聘请部分外国航空技术人员,在北京南苑开办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员,作为成立空军的基础。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的筹办工作由参谋本部负责。财政部拨款27万元,委托法国人博乐赴法国购买教练机和航空设备、修理器材,聘请飞行教官、技师各2名。另拨建校专款6万元,参谋本部在北京南苑陆军营房以南、练兵操场以西建设校舍100余间,停机棚和修理厂各1座;扩建原陆军练兵操场,作为练习飞行的起落场地。参谋本部还负责草拟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招考学员。秦国镛担任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的首任校长,潘世忠、厉汝燕与法国人康士坦丁、欧伯尔担任飞行教官,王鹗、蒋丙然、宋建勋、刘万龄、赵干臣等人担任教官,吴承禧为无线电教官。北京南苑航空学校自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创办至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的16年间,共毕业4期158名学员。北京政府开办的北京南苑航空学校,作为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在中国近代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德富)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