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 报道:12月9日上午,“2018年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大赛上海邀请赛”颁奖仪式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有49个青少年航空•无人机校园赛优秀组织单位获得团体奖,各省市分站赛中决出的优秀选手分别在分站赛中颁奖。




本次赛事是在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各办方的努力下,获得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妇女联合会、上海市科协技术协会、上海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中国民航华东管理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民航机场协会、中国飞行员协会女飞行员分会、中国民航报社、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上海龙华机场、民航华东通航服务中心、上海市少年儿童佘山活动营地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并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及其他公益慈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实施。



本次邀请赛共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四川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9个省市举行校园赛和分站赛,约有近50万名中小学、中专、高职学生参与比赛,各个分站赛的赛事组委会根据各地区的自身优势和资源,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航空•无人机科普活动:有航空•无人机科普进校园、有结合体育竞技类、有以航空飞天为主题的;赛事活动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普及面广。
举办本次邀请赛的初衷是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航空、无人系统科技知识、协力科普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科技特色课程、体育特色课程、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增彩。激发青少年对航空、无人机技术的兴趣,挖掘青少年在航空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潜质,为培养创新人才出力。




上海邀请赛不但在普通中小学里开展,还走进了特殊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创造条件为弱势儿童和困境青少年提供机会了解当代航空和无人机的科技原理,在学习中增强自强坚韧的意志力、体验了互帮互助的团结奉献精神,感受了崇德向善的慈爱理念。
无人机是航空工业中典型的高科技系统集合体,在整个研发生产过程中,涉及基础制造技术、材料技术、有效载荷、信息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无人机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无人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整体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的定位和要求之一就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他指出,科普事业是一项全民事业,要激发全社会热情,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参与。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更要通过各种活动,让科学的种子深入少年儿童的心田,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慈善文化也随着科普的发展而发扬广大。


上海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理事长刘彦斌、中国民航华东管理局党委书记姜春水、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关武平、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秘书长刘树国、中国民航机场协会副秘书长宿继承、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志刚、上海市体育局党委副书记陆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王剑璋、上海市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王珏明、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徐佩莉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并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