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无人机
“无人机”时代,来了!(图)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04-10 16:38:00

  g4.jpg

“开创民航新时代,共享安全和谐天空”成为全球民航界对无人驾驶航空器未来发展的共识。中国民航局已经意识到,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迅猛发展对民用航空业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将秉持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未来,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系统将实现和有人机空管系统的融合,最终实现混合运行,共享天空。

g1.jpg

“扰航”一度成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负面代表

无人驾驶航空器时代,来了!

在刚刚结束的“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中,“开创民航新时代,共享安全和谐天空”成为全球民航界对无人驾驶航空器未来发展的共识。

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在论坛上表示:“在经济及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航空业带来了又一波大的变革。2017~2021年中国行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规模每年都将有30%以上的增长,并大有在通用航空和货运航空等诸多领域逐步替代有人机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增长迅速。目前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员合格证总数超2.4万个,从2017年6月1日开始实行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至今年3月底,登记数已至18万架以上。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部际联系会议召集人蔡军先生在论坛上表示:“包括大、中、小和轻型、微型的所有型号,目前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架。”

作为商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大国,我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出货量也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一数字。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实现了39万台的出货量,2017年实现54万台的出货量,预计到2019年无人驾驶航空器出货量将突破200万台。

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数字同时增长的,是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的无限想象力。今年3月27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顺丰旗下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颁发国内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允许该公司在试点范围内进行商业化运营。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表示,中国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的发放,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货运的阶段,这既是对无人驾驶航空器拓展应用领域的一次创新,也是传统航空货运与无人驾驶航空器新业态的一次融合。这一试点,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货运的新阶段。

研究表明,无人驾驶航空器实现初步普及平均需要5~8年时间。在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农业、电力、测绘、安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2019年,农业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22年,农业生产和娱乐航拍领域或将率先实现初步的行业普及。

来自国际民航组织、欧洲航空安全局、国际航协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在论坛中纷纷表示,无人驾驶航空器已经成为推动航空领域创新和全面提升的新的动力源,正在开启民航的新时代。

“无人驾驶航空器这个新时代离我们不远,已经向我们走来。”李健表示。

g2.jpg

无人驾驶航空器+智慧城市

无人驾驶航空器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民航局总工程师殷时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在枢纽机场繁忙的跑道上,一架远程大型货运航班平稳降落,很快机上的货物被分别装载在几架无人驾驶的短途运输飞机上,继续飞往周边城市,然后由无人直升机分派至物流网点,最后由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或送货机器人,送到客户手中。

在不远的未来,无人驾驶航空器可能在货运系统率先实现。这一系列航空器都可能不再需要有人驾驶,或许也只在远程大型飞机上设置一位飞行员,起监管和心理安慰作用。

今年2月,京东已经在陕西全域正式开启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物流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试点。这一试点主要包括无人驾驶航空器开展经营性配送的制度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配送运营监管系统、无人驾驶航空器与有人机协调运输解决方案、运营安全标准、空管安全评估措施、飞行保障服务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监管模式等七项内容,涉及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政策、管理、标准和服务等方方面面。

当众多的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天空飞行,特别是在繁忙的大都市,会是难以想象的混乱局面吗?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罗锦发教授解答了这一问题。罗锦发在本次论坛为与会者展示了一个“城市场景下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通管理系统(TM-UAS)”:在城市国家新加坡,TM-UAS系统管理下,数量众多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高楼大厦中穿梭,在不同高度、按设定路线井然有序地往返飞行。到那时,无论是快递包裹还是外卖咖啡,都将由小型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实现最终送达。

据民航局空管办空管处处长李宁介绍,在深圳,民航局主持开发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点,有12家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研发、制造企业参与了这一试点。这一系统具备空域查询、信息公告查询、飞行申报和飞行动态监控、空域管理、空情查证、飞行活动安全评审、信息公告等功能。预计这一系统将在今年内完成评估,并逐步开放使用。

g3.jpg

“无人”“有人”共享天空

然而“无人驾驶航空器时代”的到来绝不是一蹴而就。

仅在去年上半年,“黑飞”甚至“扰航”还是无人驾驶航空器难以摆脱的负面形象。民航局主动作为,制定了相关的报告程序和核实评估措施,并在2017年11月公布了我国173个民用运输机场的净空保护范围数据,制定了“地理围栏”和“接口数据规范”行业标准,此后,无人驾驶航空器“扰航”显著减少。

同传统有人机相比,中国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制造、应用和创新上,都有更深厚和基础、广阔的市场和强劲的驱动力。

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中国行业的发展道路同样对国际具有借鉴意义。

李健在发言中指出,融合是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在法规标准体系方面的融合;二是在空中交通管理方面的融合;三是在技术方面的融合。民航局将从以运行为核心的法规标准体系、以空域准入为原则的交通管理体系、以实验运行为基础的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健康发展。

实际上,在今年1月,由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组织起草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由民航局公开征求意见,反响良好。

殷时军告诉记者:《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是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上位法”,目前,民航局也在起草CCAR-92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管理规定》,把民航范围内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和集成。这一《规定》将包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注册和审定、人员管理、运行管理、空域管理等各个环节。今年上半年,民航局还将推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完全实现经营许可证在线申请、在线受理、在线审核、在线颁证,申请人和管理部门全程在线办理。

殷时军表示:在法律法规健全后的贯彻落实工作中,更多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当前,民航局正在建设、完善4个系统:第一是实名登记注册系统。将与企业关联,在无人驾驶航空器开机激活时即联网实现注册登记;第二是运行管理系统。将现有的“6朵云”(优云U-Cloud、U-Care、飞云、北斗云BDcloud、无忧云管家、大翼云)整合起来,并与注册系统实现数据交换;第三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整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空管运行,将在这个系统上实施管理,包括与飞手的数据和短信通讯,提醒净空和地理围栏等信息,并要求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厂商加装“电子围栏”,从技术手段上实现净空保护;第四是经营许可管理系统,即民航局刚刚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

“从长远看,未来这4个系统将融合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管理平台(UOM),以运行为核心,基于风险实现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监管,并实现各监管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

“总体来说,民航局已经意识到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迅猛发展,对民用航空业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秉持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未来,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系统将实现和有人机空管系统的融合,最终实现混合运行,共享天空。”殷时军说道。(《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 孙昊牧)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民航华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动力设备室顺利...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保障首乘老人无...
计划新开3条航线 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
新航季 秦皇岛机场新增广州—合肥—秦皇...
阿克苏机场迎来通程航班备案高峰期
乌海机场开展特殊天气廊桥应急演练
夏秋航季,桂林机场引入新航司
山东临沂机场全面开展“三超”行李进客...
东航打造智慧物流货站软件
加格达奇机场顺利完成2024年度首次定期...
管干院发布“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江西监管局开展“凝心铸魂齐奋进,踔厉...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于艳丽:不忘初心担使...
南昌机场综合管理场站3月8日开始试运行
民航华东局现场督导东航运行监控处置复...
桂林机场即将开通桂林—泗水国际航线
天津航空空地联动护送就医 旅客送来暖心...
乌海机场真情服务获赞誉
民航华东局机关服务中心党委召开党员大...
民航江苏监管局完成邮航南京维修系统年检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