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忘记密码点击注册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胡翼
胡翼,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中国民航飞行字院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目前就职于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管制中心终端管制室。主要以心理学的专业视角研究关于民航安全中的人因问题、关注民航人的身心健康、分析民航人心理活动发展与规律对安全工作的影响从而为全民航“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实现做出贡献。
每一个EAP(员工帮助计划)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主要是由每一个项目所服务的核心目标的独特性而决定。民航工作的评价体系首先是围绕着“安全”为核心。因此EAP的工作目标也应聚焦于根除人因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鉴于国人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缺少常识与意识,故提议民航各单位设置心理观察员的核心岗位,并对心理观察员做必要的专业培训,使潜在的人因风险得以预先干预,将隐患从暗处提到明处。该理念是将心理专业用于安全一线的创新尝试,将创新当前急需改革的管理模式,开拓出一种员工管理与发展的新思维。
在“安全隐患零容忍”的背景下,全员高度意识到杜绝隐患不仅是对民航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了要求,更是一种在管理思维上需要不断更新的关键时刻。而在这个高度依赖每一个民航员工自律自主工作的岗位上,彼得·德鲁克所倡导的帮助知识型员工实现“自我管理”,成为一个无时无刻对自己的工作高效付出,并持续为了最为高效的工作进行自我更新的人才时,对隐患的零容忍成为一种内在驱动时,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可能获得实现。
几乎每一起不安全事件的致因都有违规的情况,其中既有个人的习惯性违规,也有管制室现场管理者对违规现象的默许,导致在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各个防范屏障被逐个击破。笔者针对不安全事件中“管制员违规”现象,从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对人因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我国当代航空业的现状是:发展迅速、流量激增、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在过去的十年里,为应对设备风险,确保飞行安全,往往采取引进更新的技术、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制定更详细的规章等措施,对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关注不够。然而,整个民航服务体系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近几年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安全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人的因素”在诱发风险因素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后果越来越严重。因此,关注民航一线人员的压力状况及压力来源并建立预防和解决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如能建立一套有效帮助员工身心健康管理的机制或体系(EAP),改善压力源状况,进而改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身心健康状况,则对民航安全运行的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人的因素”的干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提出实际上是把安全的关口提前了,必须从最开始的每一处细节做起。那最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一定是从预备的状态开始。那预备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也就是人的心理状态,是人的态度,一切都从人的态度开始转变。所以人的内驱力影响着其外部行为,"安全隐患零容忍"这种制度的提出本身就是需要用态度来做保障的。笔者试从社会心理学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新局面下民航安全保障需从制度管理的外部控制模式转化为态度激发的内部驱动模式的转型,并提出具体落实的对策与建议。
2016年以来,空管系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1-8月累计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14起,较去年同期增加3起,增长27%;其中2起为人为原因事故征候,较去年同期增加1起。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多发,安全形势令人担忧。分析这些事件,直接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在14起不安全事件中,全因管制人员“错忘漏”导致。
本文从风险开始进行讨论,结合2016年民航安全风险数据分析,对于风险极端化的潜在因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深邃的探讨,提出正是奉献精神的丧失导致员工与组织与职业之间缺少心理契约,而导致的一系列恶性事件。民航是一个需要高度奉献精神以减少无形风险因子的组织,故而该文提出运用EAR模型重塑奉献精神,运用组织文化建设的各个部门的集成力量,构建安全空管新文化:主动,奉献、创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