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的身后是全国所有机场的校验数据(汪洋/摄)
飞行校验工作被誉为保障安全的“先锋”。刘彤曾经想在雷达站大展宏图,后来却成为最早一批“先锋”中的一员,与同事一起建立、发展了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事业。他喜欢摄影,一度想把全中国机场的美景都拍下来;他爱好棋牌,曾用扑克牌给大家推演抽象的校验系统信号平滑窗口原理;他业务精湛,用实力赢得了世界认可。虽然真正了解飞行校验工作的人不多,但他说,“先锋”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有没有人喝彩不重要……
1988年4月,中国民航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彤听说他们可用1/10的优惠价格购买回家的机票。尽管刘彤家在北京,距离学校所在地天津很近,但他此前从未坐过飞机。出于好奇,刘彤花5元购买了一张天津—北京的机票。一架三叉戟飞机带着刘彤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回到了北京。原以为自己日后会从事民航地面保障相关工作的刘彤,既为自己选择了民航而骄傲,又暗自庆幸不必忍受这巨大的噪声。他完全没有料到,5年后自己会成为一名飞行校验员,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在飞行中完成。
飞行校验工作要通过专门的校验飞机和校验系统检查、校准各类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出具飞行校验报告,确保它们对航空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持。飞行校验是保证航班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是所有机场开放和航路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飞行校验工作也被誉为保障安全的“先锋”。而刘彤作为最早一批“先锋”中的一员,与同事们一起建立、发展了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事业。
“即使是在民航,真正了解飞行校验工作的人也不多,我还曾为此心有不甘。现在看到中国民航快速发展,旅客安全有保障,想到其中也有自己的贡献,就觉得大家是否理解校验工作不重要了。”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校验部主任刘彤如是说。
想在雷达站大展宏图
1985年夏,17岁的刘彤与家人商量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刘彤的父母均在首都钢铁公司工作,希望他子承父业。刘彤对“水平连铸”这样的词语耳熟能详,反倒对冶金业失去了兴趣。他心里想着,报考的院校名称一定要带“中国”两个字,一定不能和冶金业沾边儿。
中国民航学院,刘彤眼前一亮。“中国”吸引他的同时,民航这个神秘的行业也吸引着刘彤。再看看其招收的专业,有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等。他认为带上“工程”两个字的专业肯定没错,心里便有了主意。父母也十分尊重刘彤的意见。就这样,刘彤成了中国民航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一名新生。
9月中旬,怀着对民航的憧憬,刘彤坐上了北京—天津的火车。他在天津火车站兴奋地坐上了接新生的大巴车,心情却随着大巴车的行驶越来越低落。大巴车从城里驶向城外,从繁华到偏僻,直到道路两旁都是荒野。一大片芦苇丛突然出现在刘彤面前,透过它能看到几幢陈旧的俄式建筑。这里不会就是中国民航学院吧?刘彤心里“咯噔”了一下,一阵秋风正好吹过,看着摇摇晃晃的芦苇,刘彤顿时觉得十分凄凉。民航在他心里的神秘感、高级感荡然无存。
青年人总是很容易就快乐起来。大学4年,功课对刘彤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于是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各类文体活动中。刘彤从小就对棋牌类游戏有兴趣。在中国民航学院,刘彤学会了桥牌、象棋和围棋。他还活跃在操场上,足球、篮球、台球、羽毛球、乒乓球样样都会。毕业时,刘彤的成绩在班级中不是最好的,可他的身体比4年前更健壮。
1989年大学毕业,刘彤被分配到民航华北管理局通信处(在成立航管中心后,“通信处”改为“通信总站”)雷达站工作。雷达站在359路公交车终点站隔壁,进门大厅里摆放着一张绿色台面的标准乒乓球桌,需要维护的是首都机场唯一的雷达——汤普逊雷达。这套雷达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引进的,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雷达。“交通方便、工作环境好、设备先进”,他对工作分配十分满意。唯一的遗憾是,临毕业前才确定恋爱关系的女朋友被分配回原籍陕西西安,与刘彤分隔两地。
成为雷达维护员后,刘彤接触到的技术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求知欲。1990年,雷达站要引进一套意大利单脉冲二次雷达。这是中国民航的首套二次雷达,需要我国自行安装。入职才一年的刘彤挑起了重担,承担了安装任务。说明书是英文的,在安装过程中请教厂商专家也需要讲英语,刘彤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在完成安装任务后,刘彤荣获了“民航局先进个人”称号。他觉得,雷达站就是他施展才华、大展宏图的地方,他要扎根在这里。
校验的世界很精彩
1991年12月,刘彤结婚了,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因为妻子还在西安工作。当时,下海经商风气盛行,刘彤有同学从民航单位辞职,做起了“倒爷”。他们也建议刘彤夫妻中一人离开体制内就能团聚了,但刘彤和妻子都不愿意。
1992年6月的一天,刘彤正在上班,通信总站副站长刘金华把他叫到办公室:“飞行校验中心在行业内招考飞行校验员,组织上给你报名了。”刘彤一听急了:“为什么要我去啊?”刘金华说,雷达站无力解决他们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飞行校验员属于空勤人员,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能更容易”。此外,飞行校验员门槛高,我国的飞行校验事业刚起步,未来有很多发展机会。
刘彤的一位乒乓球球友是飞行校验中心的机务人员,因此刘彤知道飞行校验中心是1989年才成立的新单位,但飞行校验员具体要做什么,这位球友也说不清。“能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就好”。刘彤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民航系统共11人报考飞行校验员,笔试全都通过了,但体检只有两个人通过,因为飞行校验员的体检和飞行员的体检一样严格。1992年底,拿到工作调动函的刘彤暗自庆幸,大学4年的运动居然在这时有了回报。
9个月后,他就被派去美国学习使用自动校验系统,第一次走出了国门。“搭乘的是1993年8月13日国航执飞的北京—美国安克雷奇—美国纽约航班。偌大的波音747飞机上,连我们在内一共只有10多名旅客”。当时,不仅国际航班上人少,航班还不能实现跨越北极飞行,从北京飞到纽约必须绕行其他地区。
刘彤去学习使用的自动校验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系统。飞行校验中心成立之初,仅有一架国王200型校验飞机,1992年又购买了两架奖状VI飞机,并在新购飞机上安装了最先进的校验系统。同时,飞行校验中心也派出4名校验员去美国厂家学习。他们在美国接受了世界顶级专家的培训,也开阔了眼界。在尼亚加拉瀑布前,刘彤深受震撼,他想今后要把全中国机场的美景都拍下来。
用实力赢得世界认可
1993年底,两架校验飞机先后投入使用。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校验结果经常不正常。这时,棋牌这一爱好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棋牌锻炼了刘彤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为他解决校验难题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校验系统信号平滑窗口原理很抽象,刘彤用扑克牌给大家推演一目了然。在这一时期,刘彤有一句口头禅:没什么事情说不清楚。刨根问底的精神让刘彤业务水平提高,也让他越来越自信。
1994年,澳门国际机场建成,其投入使用前的校验工作需要由中国民航完成,飞行校验中心派出了刘彤。在澳门国际机场,刘彤出色地解决了困扰机场已久的航向台偏差问题。原本并不打算出面的葡萄牙方总经理专门会见了机组人员,在感谢他们的同时,也感叹“中国民航校验很厉害”。
妻子不在身边,刘彤在外校验的日子比在北京的日子还多,他曾经连续29天出差在外。两年不到,刘彤就飞遍了全国大部分机场,也拍下了一张张机场上空的照片。刘彤把假期积攒起来,用在妻子生产期间。1994年,刘彤在西安见证了女儿的出生。随后,他依然以北京为原点全国飞。
1998年10月,刘彤飞到了香港,参与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飞行校验比对。比对的对象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校验机构。其实,香港机场在听闻澳门机场的校验故事后,1995年就邀请飞行校验中心派人来参加飞行校验比对,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没什么事情说不清楚”,尽管刘彤没有参与1995年的飞行校验比对,但他在一次校验石家庄机场时,找到了当年比对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因此,当香港机场再次向中心发出邀请时,中心领导让刘彤担任此次比对的校验员。结果是,香港机场的飞行校验工作原本由FAA完成,自1999年起交给飞行校验中心来完成并持续至今。中国的飞行校验水平不低于、甚至优于美国!这让飞行校验中心一举成名,开始在国际上有了声誉。
1998年,刘彤喜事连连:妻子调到北京,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在北京分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房问题解决了;首次代表中国民航参加国际飞行校验研讨会问题,中国的飞行校验员在国际上开始发声。
鲜花与掌声不再重要
随着中国民航的蓬勃发展,新建机场越来越多,地形特殊的机场也越来越多,不仅校验量激增,难度也在加大。然而,当时大家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技术研究上,忽略了规范化管理。2002年,校验中心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这让刘彤意识到,个人有高超的校验能力并不代表什么,行业的进步需要有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他决心为校验行业的建章立制做一些工作。
2003年5月,由刘彤起草撰写的《飞行校验科目方法》咨询通告出台。随后,他又成为《校验飞行程序手册》的编写骨干。2004年,中国民航《校验飞行程序手册》正式印发,并获得了民航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如今,飞行校验必须按照手册规定程序来进行,所有校验飞行均须按照标准的校验路径进行,安全水平和校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不仅如此,最危险的校验工作刘彤要自己去完成。2006年,他前后3次赴西藏林芝地区,校验这座世界上最难用传统程序飞行的机场。最终,校验参数确定,常规导航设备难以支持林芝机场执行传统飞行程序。这一结果加快了中国民航应用航行新技术的速度。然而,最让刘彤担心自身安危的一次经历不是在校验中,而是在去校验的路上。2009年,刘彤去校验西藏邦达机场,每天往返住地和机场,雨一直下,高原反应让他头疼欲裂。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往左一看是上千米的峻岭,往右一看是深渊。司机车开得很快,刘彤非常紧张,真担心自能不能活着回来。
“‘先锋’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刘彤说,“困难外人无法体会,美好同样也是。就像我们在校验中发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美丽的风景。”刘彤的工作越来越忙,没时间拍下机场的美景,他也就放弃了“拍遍全中国机场”的念头。当初冲劲十足的刘彤慢慢变得更加谨慎、沉稳甚至低调。
2010年,国际飞行校验研讨会由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承办,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刘彤负责会议的技术组织,自己还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无线电干扰空中监测”和“飞行检验国家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两个话题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成为下一届大会的重要议题。同年,飞行校验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航空飞行测试联合实验室,刘彤参与了国产校验设备研制。2012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校验设备研制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6个能够研制生产校验设备的国家。2017年底,刘彤当选为国际空间标准与校准委员会委员。
如今,飞行校验中心有13架校验飞机、26名校验员,在机构规模和综合实力上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校验质量、专业资质上跻身世界前列。“有没有人喝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信校验员的作用是特殊的,我们一直在为行业的安全和发展而努力。”刘彤说。(《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嘉佳)
1993年5月,刘彤第一次出差,前往广西桂林奇峰岭机场校飞。这张在奇峰岭机场的照片是用刘彤自己携带的柯尼卡相机拍摄的。
大学4年,刘彤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棋牌、足球、篮球、台球等各类文体活动中,拥有了强健的体魄,这为他后来顺利通过飞行校验员体检奠定了基础。图为1989年4月刘彤在中国民航学院。
刘彤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民航华北管理局通信处雷达站工作。这里交通方便、工作环境好、设备先进,刘彤很满意。图为1990年刘彤在雷达站清理电路板。
1993年8月13日,刘彤第一次走出国门,搭乘国航执飞的北京—美国安克雷奇—美国纽约航班,前往美国学习使用自动校验系统。图为北京时间1993年8月14日刘彤到纽约后在机场留影。
1999年刘彤(二排右一)和培训小组成员在德国与飞行校验教员合影。一排左二为美国飞行校验系统设计者、资深飞行校验专家TomSwimm,刘彤和中国最早一批飞行校验员几乎都是他教出来的。
2010年,国际飞行校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刘彤负责会议的技术组织,自己还发表了3篇论文。图为刘彤(右一)与两名法国专家讨论校验系统的功能。
栏目题字:李石文 题诗:孟进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刘彤提供
本文刊登于《中国民航报》8月6日第四版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