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有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空管办公室许浩主任、发展计划司张清副巡视员、运输司于彪副司长、机场司张锐副司长、运行监控中心田振才副主任。
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一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通报9月份民航安全运行情况。
第二,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民航运输发展的相关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第三,介绍40年来民航机场建设的监管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
第四,解读《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2018-10-12 15:06:00
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 唐伟斌
唐伟斌: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通报9月份我国民航安全运行情况。
9月份,全行业实现运输飞行94.5万小时,同比增长5.7%;通用航空飞行8.6万小时,同比增长4.3%。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民航行业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各位关心民航发展的记者朋友一定会关注到这则新闻:9月30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邀请,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招待会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他们,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很高兴在国庆69周年之际同大家见面。得知你们的英雄事迹,我很感动,为你们感到骄傲。授予你们“英雄机组”、“英雄机长”的光荣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学习英雄机组的英雄事迹,更要提倡学习英雄机组忠诚担当、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就是要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希望继续努力,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民航主管部门和有关地方、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
当晚,民航局党组立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民航局党组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邀请川航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参加国庆招待会,并会见全体成员,这不仅是对“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最高褒奖,更是对民航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航广大干部职工的巨大关怀和殷切期望,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全体民航人。当晚,民航局迅速下发通知,要求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全行业形成“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非凡的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浓厚氛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对民航安全的政治担当,转化为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转化为真情服务的人民情怀,转化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扎实行动,转化为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自觉追求,转化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动员和带领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新时代民航建设改革发展中,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嘱托和期望。
下一步,民航局党组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学习英雄机组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努力造就更多的先进班组和优秀人物,把“三基”建设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大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2018-10-12 15:18:00
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 张清
张清: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好,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9月份及前三季度民航生产运行情况:
一、航空运输月度增速有所放缓,预计全年能够完成计划值。9月,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1.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0%,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64.7亿吨公里、36.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3%、10.4%,增速均有所放缓。
前三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9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3%,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截至9月底,总周转量完成全年计划值的74.2%,基本符合序时进度。
二、客运增速低于两位数,“一带一路”航线五年客运量超一亿。9月,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028.8万人次,同比增长7.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4526.0万人次、502.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6%、10.5%。国际航线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提升3.0个百分点,依然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中国民航在“一带一路”相关航线共完成旅客运输量达到1.02亿人次。
前三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4.57亿人次,同比增长11.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三、货运增速有所下降。9月,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6.3万吨,同比增长2.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45.7万吨、2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4%、7.1%。
前三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541.6万吨,同比增长6.0%,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四、运输机场生产仍保持平稳增长。截至9月底,全国民航颁证运输机场数量233个,新增河南信阳机场。
前三季度,全国运输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9.5亿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226.4万吨,飞机起降825.4万架次,同比增速分别为11.1%、4.7 %与9.0 %,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1.2、3.7、1.5个百分点。
通报完毕,谢谢!
2018-10-12 15:23:00
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 田振才
田振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发布航班运行和航班正常情况。
9月份共保障各类飞行468823班,日均15627班,同比增长3.9%,环比减少2.62%。全国航班正常率82.18%,同比提高9.07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1.9个百分点。
9月份影响航班正常的首要原因是天气,占延误航班的48.63%,一是受雷雨天气影响,浦东、虹桥、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机场共有6588班出港延误,290班返航备降,70班取消;二是受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及其外围、残留云系影响,广州、深圳、海口、三亚、南宁等机场共有29班返航备降,4100班取消。其次是其他空域用户活动,占延误航班的26.1%,主要影响华北、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的北京、天津、杭州、南京、青岛、厦门、福州、沈阳、大连等机场,共有2272班出港延误,43班取消。
在刚刚过去国庆黄金周中,民航共保障各类飞行111031班,日均15862班,同比增长6.13%,其中,国内客运航空公司执行航班88694班,日均12670班,同比增长5.6%。长假期间,每日全国航班正常率均超过90%,平均航班正常率为92.78%,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起降架次前10位机场中,保障航班最多的是首都机场,日均1696班,放行正常率最高的是西安机场,为97.42%。航班量前10位航空公司中,航班量最高的是南方航空,日均2153班,航班正常率最高的是山东航空,为96.34%,有效地保障了广大旅客在黄金周的出行。
谢谢大家!
2018-10-12 15:34:00
运输司副司长 于彪
于彪: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改革开放40年来,民航运输发展的一些情况。40年来,我国民航业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
1978年,全行业旅客运输量230万人世界综合排名仅为第37位,旅客运输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仅为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8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05.9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362倍、239倍和110倍,旅客运输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29%。
(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民航“政企不分”,独此一家。80年代以后,为加快民航业发展,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航通过实行“政企分开”、鼓励新设航空公司等手段和措施,不断推进民航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强市场竞争,增强市场活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0家运输航空公司,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目前共有客运航空公司51家,货运航空公司9家。市场竞争使得航空公司更加关注细分市场,由此也带来经营模式的变化。
近年来在传统意义的航空运输基础上,国内市场相继出现了专门从事支线航空运输的支线航空公司,以及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三)航线网络逐步完善
1978年,我国国内航线仅150条,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2017年,我国国内航线数量已经达到3519条(不含港澳台航线),是1978年的23.46倍,全年共执行航班389.3万班,是1978年的85.6倍,60家国内航空公司运营了连接国内229个机场的航线。
民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推进枢纽建设逐步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布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主要枢纽和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区域枢纽和门户枢纽为核心节点的轮辐式网络结构以及枢纽之间的空中快线网络结构。同时,为提升国内航线网络的通达性,民航局积极引导和鼓励航空公司开拓支线市场,开展短途运输业务,并在青海推行“基本航空服务”试点等。近年来支线航班量保持高速增长,国内支线航班量占比达到23.66%。
改革开放伊始,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均无定期航班运营。40年来,航线航班数量大幅增加,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航线网络。目前内地与香港间每周有1954个定期航班;内地与澳门间每周航班计划591班。大陆与台湾于2003年首次开通春节包机,并从2009年正式开通两岸定期航班。现在每周共有1398个航班,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往来。
国际航空运输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950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首次开通了国际航线。1978年,中国民航共有12条国际航线,国际旅客运输量11万人。进入80年代,为了适应国家对外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国际航空运输,特别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新一轮民航体制改革的完成,民航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国内航空公司“走出去”,大胆参与国际竞争。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31家航空公司经营810条国际航线,国际旅客运输量达5544万人次。
为服务国家战略,我国航空公司已开通“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的95条国际航线;在中美航线上中方公司运力份额达到58%,在中欧航线上运力份额达62%,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国民航大胆“引进来”,目前,共有135家外国航空公司经营自境外138个城市至我国56个城市的814条国际航线。同时,国内航空公司也通过加入国际航空联盟、联合经营、代码共享、投资合作等一系列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也许国外民航企业参与中国民航建设和发展。
近期民航局出台了《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将逐步打破远程国际航线“一条航线一个承运人”的模式,有序扩大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以及广大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四)服务质量和航班正常率稳步提升
1957年,周恩来总理对民航提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要求,高度概括了民航工作的主要特征,成为民航人长期以来遵循的宗旨。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始终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航班正常性。尤其是伴随着民航企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民航服务逐渐实现了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转变。
近年来,民航业更加重视服务质量工作,提出“真情服务”理念,推进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连年开展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均逐步提高。“无纸化”便捷出行、机票“退改签”服务改进、“军人依法优先通道”、机场母婴室建设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实实在在、深受好评。
随着我国民航快速发展,航班飞行量大幅增加,然而空域资源受限、地面保障资源不足等因素,给航班正常性带来巨大压力。面对困难,民航业坚持眼睛向内、深挖内潜、提质增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手抓改进:通过“控总量调结构”、科学把握运行标准、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等措施,改善行业运行环境、提升运行效率;一手抓考核:逐月对航空公司、机场、空管部门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形成外在压力和内生动力。
近年来,全行业在航班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航班正常水平逆势上扬,特别是2017年10月份以来,航班正常率连续6个月保持在80%以上,行业自身原因延误比例大幅下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今年航班正常率有望达到80%,将是十年来最高水平。
(五)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民航承担着国家赋予的重大和特殊紧急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在履行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0年来,民航系统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全国性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航空运输保障任务;以及我国政府承办的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实现“零事故、零事件、零投诉”,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紧急援助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快速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完成许许多多次重大对内、对外紧急救助行动。四川汶川大地震、印度洋海啸、抗击埃博拉疫情,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战乱后,运送救援物资和人员、转运伤员、紧急撤侨和运送滞留游客等任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国内外各界普遍赞誉。
(六)民航运输法制化建设持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不断通过整章建制固化民航运输改革和开放的成果,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和市场化进程。对市场准入、航权许可等审批事项进行规范,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相继制定了《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等8部规章,基本涵盖了航空运输的各个方面,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促进民航运输发展奠定了法规基础。
特别是近年来,在“发展为了人民”和“真情服务”的指导原则下,制定或修订《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等6部规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性。
2018-10-12 15:35:00
机场司副司长 张锐
张锐: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下面由我介绍改革开放40年民航机场建设相关情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中国民航发展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民用机场建设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引领,着力打造“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在提供安全、正常、高效运营保障的同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介绍三个方面内容:
一、机场的数量持续增长,机场规模不断扩大
1978年,我国仅有78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军民合用机场36个。经过40年发展,目前总数量达233个。纵观机场建设发展历程,尽管机场数量较之1978年增长了约3倍,但旅客吞吐量增幅达到1978年的495倍,货邮吞吐量增幅也达到257倍。
2017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已达32个,2000万人次以上的19个,3000万人次以上的10个。我国大陆境内运输机场航站楼总面积约为1238.97万平方米,相当于修建了75个国家大剧院;飞行区道面硬化总面积约为73530.69万平方米,约等于3.5万公里的四车道高速公路。
二、机场建设发展情况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4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航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民用机场建设进入高峰期。1984年,历时10年的北京首都机场第一次扩建工程结束,首都机场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两条跑道的民用机场。在这一时期,机场建设在投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不断增大,军民合用机场建设加强相互支持协调,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机场建设项目中航站区比重增大,对项目经济效益及技术分析更为重视,开始总承包制度和招投标方式实施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更为规范。
(二)民航体制进一步改革后(1994年-2001年)
1994年起,在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激活下,民航市场活力不断加强,地方建设机场的积极性再创新高。机场项目开始实行法人制度,这种体制及相应制度的落实,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了投资效益。全国民用机场在布局结构、规模数量、建设质量等方面显著提升,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民用机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局面,在满足航空运输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机场属地管理以来(2002年到现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航空运输需求旺盛。在机场建设日益频繁,资金缺口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机场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在2002年拉开了帷幕。机场自此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对机场投入的积极性。
我国机场建设和管理理念从此由“重数量、争规模、求速度、轻管理”,逐步转变为“重质量、求实际、争效益、重管理”。
民航局通过对省会级机场的建设改造、中小机场安全投入、中西部机场建设等给予支持与补贴政策,机场的准公共基础设施属性更为突出,全国民用机场布局更为合理,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这段时间,机场建设基本以改扩建干线机场为主,以省会级机场建设为重点,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天津滨海、呼和浩特白塔、武汉天河等一批大、中型机场完成扩建并投入使用。
新建机场多为支线机场,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如新建克拉玛依、文山、达州、兴义、荔波、陇南、楼兰等机场,全国机场布局逐步完善,大力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目前,还有新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三期、成都天府机场、青岛新机场等工程正在进行,这是完成“十三五”及实施远期机场建设规划的重要部分。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差异发展、分工协作,合理布局、协调顺畅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机场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成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航强国的战略重要支撑。
三、机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机场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得以应用。机场建设力争以创新推动变革、智慧引领未来、人文共建和谐、绿色提升品质、平安保障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和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引擎,着力打造机场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机场选址、规划与设计方面,北斗导航系统和高分遥感影像提高了选址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软件、大跨度钢结构设计软件、建筑节能分析和计算软件、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等先进技术已大量应用在机场规划设计中。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方面,诸多技术创新破解了技术难题,机场选址从以往多平坦地区转移至场地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占用耕地少、环境影响小的地区,为推进中、西部地区机场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飞行区道面建设方面,SMA盖被技术、特性材料阻拦系统、跑道状态灯系统、跑道中埋设“神经元”、“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广,提高了机场安全度和可靠性,持续保障机场建设与运行安全。
在航站楼设计和建设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后旅客数量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对航站楼的面积要求和功能需求也逐步提高。北京首都机场T3、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昆明长水等机场陆续建成超大单体航站楼,大量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得大跨度屋盖施工成功实现。
在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建设探索方面,各项建设新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破解了多项高原机场建设难题,为国内外高原机场建设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已建成17个高原机场和19个高高原机场,高高原机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家。
局党组按照十九大的战略安排,谋划了“一加快、两实现”的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一二三三四”民航工作总体思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守好三条底线,弘扬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奋发进取、埋头苦干,以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努力开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新成绩!
2018-10-12 16:01:00
空管办主任 许浩
许浩: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下面由我来简要的解读民航局刚刚印发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为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民航局日前印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未来我国将建成由1个国家信息管理系统、7个区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一批飞行服务站组成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逐步开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通用航空的发展需要。但由于缺乏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低空空域有效开发利用的需要,仍存在与通用航空发展需求脱节的现象,难以为通航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为加快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适应低空空域用户多元化、低空飞行活动多样化发展需求,民航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多地试点探索、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比较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方案》的起草修订工作。
《方案》共7个部分25条,明确提出了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分级管理、分类服务,数据共享、信息互联,行业引导、社会管理四大原则。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2年,我国将初步建成由全国低空飞行服务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区域低空飞行服务区域信息处理系统和飞行服务站组成三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有效的飞行计划、航空情报、航空气象、飞行情报、告警和协助救援等服务;到2030年,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低空报告、监视空域和通用机场,各项功能完备、服务产品齐全。
在布局和功能定位方面,《方案》明确了国家级、区域级和服务站构成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其中,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和区域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依托民航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建设,飞行服务站按照其服务范围和功能分为A、B两类。
对于服务功能较全、服务范围较大的A类飞行服务站每个省级行政区原则上设立1-3个,对于B类飞行服务站的设立不设数量限制。
为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提升航空情报服务能力、提高低空通信监视能力、提升低空航空气象服务能力、完善飞行计划管理、建立低空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5方面子体系建设的任务。
《方案》提出,低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体系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纳入民航行业管理,由民航局和各地区管理局实施监督管理。《方案》同时明确,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单位参照空管单位实施管理,纳入民航空管行业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飞行服务站由民航地区管理局会同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设立;降低对人员、设施设备方面的要求,减少审批事项,对服务站的运行采用了符合性检查的管理方式。
此外,《方案》还对服务站的人员资质、管理制度、运营前符合性测试评估以及运营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方案》指出,由于通用航空的社会属性强,参与主体多样,低空和通航发展提供服务的保障体系应当充分发市场机制和地方政府作用,鼓励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飞行服务站建设和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建设。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2018-10-12 15:59:0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记者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低空飞行的,我想知道目前咱们国家低空飞行发展情况和低空空域的开发和利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另外如果未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成之后,将会怎么样来具体地运作?谢谢!
许浩:我介绍一下低空改革吧。应该说低空空域改革是我们国家空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空域改革也事关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工运改革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外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两个意见分别就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进一步扩大低空空域改革等方面,应该说提出了要求。
试点经过了多年的推进,在国家空外委的领导下,军民航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果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激发了通航投资的热情。
改革试点以来,我国的通航企业和航空器年均增长达到了20%以上。各相关省市都制订了通航发展的产业规划,或者是通用机场的布局规划,各地也出现了百余个通用航空产业。
2、提升了空域使用的效率。
分类的划设低空空域,尝试区分不同的模式实行分类管理,我国空域管理将为空域用户使用空域提供便利,大大地将提升低空空域的运作效率。
3、建立了配套的法规体系。
在国家通航委办公室的统筹下,军民航协同努力,在低空空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丰硕,为下一步继续推进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低空空域的改革,应该说试点比较多,我在这里也介绍一个引人关注、我们非常期望的改革。就是说在四川省开展的低空空域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这个改革是对以往我们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主要特点是创立了地方政府、军民航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低空空域管理新模式。在低空空域划设、飞行计划审批、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等方面,将形成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做好低空试点成果的推广,为低空空域的开放,继而促进通用航空的发展做出贡献。
2018-10-12 16:01:00
彭博社 记者
彭博社记者:你好!我想请问一个关于“十一”期间航空出行的问题,看到今年“十一”期间航空的旅客发送量有一个明显的放缓,从过去两年的两位数的增长下降到了8%左右,但是航空各条运量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想问一下这个,我们过去一年对于航班总量的控制有多大的关系?另外这里有没有高铁或者是其他的影响,相关高铁的开通,通达国内44个城市。另外像去年年底也有一些高铁线路的开通,对航空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是不是也影响到今年比较明显的增速放缓,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谢谢!
于彪: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首先,如果从今年“十一”黄金周整体的运输情况来看,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道路交通保持了基本持平的态势,铁路应该是大约增长10%左右,民航是增长了8.7%。从这两个数字来看,高铁和民航的数字比较接近,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从民航的客座率有体现。今年“十一”黄金周,民航的客座率达到了85%,应该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这个增长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基本上得出,没有明显分流的情况。感觉就是不同的交通方式,根据各自的分工,共同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二,今年民航的增长率要小于往年。
我们想可能也是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从宏观层面来看,现在人们普遍更倾向于理性出行、错峰出行,这种扎堆出行的现象有所减弱。从邮政行业公布的数据,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的包裹、快递和交通相比增长得非常快,达到了近30%的增长速度。所以,从侧面我们也感觉了出来,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也在发生着转变。
2、如果再看民航的内部,就像您刚才说的,今年整个黄金周达到了92.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4%。刚才也介绍了,黄金周期间旅客的人数是增加了8.7%,在旅客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还是保持在高运行的状态。从一个方面也印证了,民航这两年大力抓航班正常的效果,刚才也提到了结构,从去年以来民航下大力气抓总量、调结构,也是一个主要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对繁忙机场和繁忙航线,采取了这种措施,给航班能够有一定的裕度,不要给资源保障能力的天花板来安排航班。
所以,今年“十一”黄金周也不例外,仍然是给航班留有一定的余地。从结果来看,应该说旅客出行的体验是更加好了、更加顺畅了。
所以,尽管速度可能稍微放缓,但是质量是有很大的提升,也符合当前国家对飞行高质量的要求。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2018-10-12 16:09:00
财经杂志 记者
财经杂志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民航机场的问题,我国航空公司普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民航机场方面,民航局是否会大力推动各地机场进行改制,从而实现企业化管理提高机场效益?
顾晓红:2002年民航体制改革后,绝大部分机场下放至各省(区、市),实施属地化管理,民航局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是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我们希望各地在结合自身实际推动机场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坚守安全、服务底线,坚持公共基础设施属性,确保机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8-10-12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