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开启我国中大规模机场旅客自助服务新篇章
——记中国民航大学自助行李托运系统
5月19日,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转场之际,出发大厅国内区的26台自助行李托运设备成为抢眼的亮点。该设备由中国民航大学研发,本次协同南方航空、广东机场集团及中航信成功实现科技成果批量转化应用,开启了我国中大规模机场旅客自助服务的新篇章。交付当日,共成功完成自助行李托运1500余次。
自助行李托运系统是响应国际航协“简化商务,便捷出行”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该系统在超大型枢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首次大批量成功应用,是“智慧机场、广东模式”行动的重大成就,也是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智能技术实现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
追溯至2009年,中国民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中航信和天津机场成立课题组,申请获批中国民用航空局科技基金课题“自助行李托运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优化设计”。经过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2011年完成了原理样机研制,通过项目验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系统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012年,为加快推进成果产业化,中国民航大学成立了天津航大航空设备有限公司,并在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进行孵化。其间,课题组和企业获得了天津市科委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及中国民航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支持,推动了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突破。样机设计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2013年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二等奖。
2014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款自助行李托运系统经过前期调试,在天津机场1号航站楼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该系统在行李重量检测、体积检测、行李身份认证、旅客自助选座、登机牌及行李标签打印等功能上体现了优越性,并与中航信旅客离港信息系统及民航二所机场行李传输系统协同配合,不仅使民航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缩短在机场的滞留时间,而且减轻了机场值机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年,该系统在上海虹桥机场、青岛机场等得到应用。
全流程自助行李托运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缩短了旅客托运行李的排队等待时间,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此外,自助行李托运设备具有高检测效率,每台设备每小时连续托运行李数量可达上百件。这大幅提高了行李托运效率,减轻了机场值机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旅客在机场的滞留时间,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自助行李托运系统实施条码及RFID双系统运行,为机场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双重选择。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三维立体分析技术、全方位智能条码识别技术、高精度智能称重技术,支持行李逾重额度的判断提醒等,可识别处于各种拴挂位置的条码,准确率高,一次性条码通过率高达99%。
自助行李托运系统可智能识别旅客的行李种类(拉杆箱、软包等)、摆放方式,并针对不同类型、规格的行李作出相应的指示,方便旅客自助操作。如当检测到软包时,会停止运送并提示旅客将软包置于托盘内重新放置检测;当检测到多件行李同时托运时,会提示旅客依次进行单件行李托运。
该系统采取了多项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门、安全光幕、应急处置按钮等,可防止人及动物进入行李系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旅客和行李的安全。该系统可以对人、行李进行图文操作记录,在必要时方便查验,消除了旅客担心行李丢失的后顾之忧。
秉承高技术含量、高品质产品、高档次服务的理念,通过不断采纳前期各机场和旅客的意见和建议,自助行李托运系统得到了实质性的升级,能够适应中国旅客的使用习惯。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负责人、中国民航大学教授高庆吉表示:“未来,当旅客使用自助行李托运设备时,只需在设备前进行刷脸或扫描身份证,就可以自行完成行李托运,并在到达目的地时实现自动提取,享受真正的全流程自助服务。”(《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