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十分重要的高频词汇。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宋志勇局长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并对安全监管“是什么”“管什么”“怎么管”进行了系统阐述,更好指导行业监管者科学精准抓好安全监管,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民航监管局处在行业安全监管的最前线,安全监管本就是监管局的首要之责,必须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在此,结合自身对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思考,就“目光向内,夯实监管基石,筑牢安全防线”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持之以恒推进监管队伍建设
当前,监管局的自身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方面是行业规章体系日益健全、安全发展理念更加牢固、新时代安全文化更加先进,必然带来的是对一线安全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已经上升到安全治理文明的高度;另一方面是监管局人员数量不足、年龄结构断层明显、新招录人员普遍缺乏一线运行经验、政企人员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在客观上给监管局自身建设带来了困难。因此,新形势下的队伍建设必须精确瞄准问题,靶向发力,从而筑牢监管的队伍基石。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导向。早在2018年5月,中办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这是党中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一次导向。民航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也曾提出聚焦提升监管局监管能力的“加压”“减负”“撑腰”“充电”八字方针,一线监察员备受鼓舞。监管局在组织建设方面更应强化这种导向,并充分考虑监察员年龄结构,建立正反双向、系统多样,在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全面覆盖的激励机制。
二是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监督管理是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质高效开展监管工作的基础。首先是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简洁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正风肃纪,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机关氛围。其次是明职定责,梳理明确职责边界,定期组织对各专业的法定职责进行清点,确保心中有数。最后是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做好部门之间的监管衔接,提高自身运行效率。
三是要重点做好监察员职业规划。民航虽然有比较完备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每年对监察员的各类业务、法律培训投入也不可谓不大,但从目前民航的行政执法现状来看,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不可否认还存在一定差距。吉林监管局在着力提升监察员基本功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尤其是侧重培养青年人挑大梁的能力,力所能及关心青年人,保护好青年人的工作激情,为青年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其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注重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树立,突破部门限制,对新招录公务员开展轮岗实训。
二、思想先行观念新,因势而谋激发安全监管活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只有在不断更新的理念指导下,安全监管工作才能始终保持监管活力,否则就会墨守成规以至逐渐僵化。中国民航监管先后经历了由经验监管向规章监管再向系统监管的转变。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监管,还需要实现监管思维的“三位一体”转变,确保监管工作规范、高效和长效。
一是以系统化思维实现长效监管。系统化思维是运用系统观点,对对象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化思维方式的核心。系统化的安全监管思维就是要着眼监管对象整体,强调监管措施对被监管者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影响,促进被监管者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靠近监管者的预期目标。首先,监管目的必须指向系统能力提升,整治具体违章行为,着力推进系统原因分析和系统整改措施。其次,监管措施必须能够调动系统能力提升,因此需要分析挖掘能够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一切要素,不断丰富监管“工具箱”,建立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完善协同监管平台,打好监管“组合拳”,形成有力震慑。最后,监管结果必须能够稳定系统能力提升,要避免“推一步动一步,不推不动甚至倒退”的现象,构建配套的监管支持系统,着力促进行业发展,使企事业单位切实从被监管中受益,推动监管对象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二是以差异化思维实现高效监管。顾名思义,差异化是指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差异化监管在我国金融监管领域有着成熟和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民航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目前仅在运输航空公司板块发布了《运输航空公司差异化精准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差异化监管是实现民航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的必由之路。实现差异化监管,首先是建立健全分类分级评价制度。以机场监管为例,东北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中小型运输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评价机制,目前已在全国推广。其次是树立预见性思维,实施关口前移监管。基于后评价制度的差异化监管有时是滞后的,因此需要根据历史运行规律、企业发展阶段等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采取必要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东北地区“预、防、治、理+应急”的理念是体现这种思维的非常生动的实践。最后是深入开展差异化监管的精细化探索。差异化监管既要体现横向差异化,落实国务院安委会提出的“推动‘好’的企业自主管理,对‘差’的企业重点监管”的要求,也要体现纵向差异化,精准分析具体企业的运行薄弱环节,组织相应的专业力量,实施有重点的专业监管。
三是以程序化思维实现规范监管。从法律的角度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作为监管者,坚持依法行政、实施依法监管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由于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监管惯性,监察员须增强法制意识。首先是对监管事项库的具体内容和组成要素等进行不断修订完善。其次是制定一整套标准化的行政执法流程,全面实现行政检查程序化、推进问题整改和隐患治理程序化、行政处罚等各类行政措施程序化。最后是建立考核保障机制,定期开展执法程序规范性评查,提高考核权重,切实维护行政执法程序的严肃性。
三、知行合一善作为,求真务实发挥安全监管实效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所有成绩只能是干出来的。有了精简的监管队伍和先进的监管理念,终究还要靠实实在在的日常监管工作来体现。
一是聚焦监管作风,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监管局作为行业安全的守护者,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监管心态对待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做好每一次监察,为实现新的更长安全运行周期奠定坚实基础。要在严格行政管理、强化纪律约束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监管反思。反思是放弃习惯上简单、肤浅的思维方式,学会从与习惯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维的成熟、深刻的思考方法。缺乏反思精神,必然会陷于习惯带来的作风问题。
二是聚焦“四个安全”,守住三道防线。民航运行安全主要包括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地面保障安全,分别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联合监管小组,在日常监管中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联合安全整治。此外,还必须守住全体监察员的廉政安全,廉政出问题犹如釜底抽薪。每个具体模块安全的实现,都要从牢牢守住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和应急救援这三道防线做起。要通过扎实践行东北地区安全治理理念,善于运用五张表、风险提示单等一系列工具,精准识别风险,严密防控风险。要以零容忍态度消除隐患,严厉打击各类违章行为,尤其是作风类违章。要聚焦应急救援,打造坚强后盾。
三是聚焦人的需求,提升公众体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航业是服务行业,民航高质量发展最终还是要以增强公众获得感为目的,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监管局作为辖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充分发挥行业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作用,积极推动服务质量向更高水平跃升。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人与人面对面的服务,在与旅客有直接接触的运行环节,提升品质,擦亮品牌;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和运行品质,增强以机票为契约的全方位履约能力,深入推进四型机场、智慧民航建设,让旅客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无穷便利和整体服务品质、安全品质的提升。(作者赵宏,系民航吉林监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