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 李勇(张哈斯巴根/摄)
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认识及思考
李勇:很高兴参加首次民航应急管理论坛,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认识及思考。
大家都知道,应急管理是民航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而航空器事故应急是民航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回顾321、512等近年来典型的重大案例,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对民航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主要取决于我们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及水平。因此从事中、事前、事后全面做好航空安全工作,不断提高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是推进新时代民航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下面,我谈几点这方面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推动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要准确把握当前航空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
2024年全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两个绝对安全践行两个维护,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高质量的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量力而行,始终确保行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和行业的运筹规模相匹配;二是持续强化责任的落实和规章的执行,不断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持续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严肃查出违规、违章的行为,夯实刚才工作的根基;三是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点管控航空公司运行风险,机场与空管的保障风险以及飞机的风险,健全重大隐患自查以及整改的常态化机制,切实提高风险防控和隐患的质效;四是持续强化专业队伍的建设,推进关键岗位资质能力、安全意识和工作作风建设,加强对飞机关键系统的检查维护,确保适航性,不断提高行业本质水平;五是持续推动安全监管创新,推进差异化精准监管,优化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全面理解当前工作安全的方针政策才可以把握住应急工作的宏观大局,才可以为研究制定应急处置工作具体措施提供方向指引。
第二,推动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以及风险。
及时评估行业的风险态势,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安全风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做好应处置工作的前提。1-6月份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飞行672.1万小时,同比增长17.6%,比2019年同期增长11.2%,航班量、运行量、货油总周转量全面超出2019年同期水平,特别是暑运以来,运输生产屡创新高,航班持续高位运行。
我们日均航班是18500万左右,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19282班。行业快速恢复增长的同时,上半年没有发生事故,累计发生运输航空96万起,同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增加9.1%,其中人为责任原因的增厚3起,同比减少36.2%,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73%。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民航死亡人数滚动值为0.0016,约为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0.01,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十分之一。
大家知道国际民航组织今年4月份对中国民航开展了现场的安全管理审计,初步结果是89.92%,超过上一次也就是2007年审计成绩85.22分,比世界平均水平70.26分,高出近20分,以上安全数据充分表明,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绩效水平获得了大幅的提升。
当然,在安全态势保持总体平稳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当前行业形势稳中有忧,忧中有险,一是大风、雷暴等复杂恶劣天气贫发,给安全运行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导致多起地面刮碰航空器,颠簸伤人等事件;二是违规违章问题不容忽视;三是重要系统故障仍然多发,航空器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生态环境影响,多种因素的影响,鸟机、外来物等其他物体击伤航空器意外占比高,占了运输总数82%;五是随着国际航线逐步恢复,国际运行风险以及外行输入性风险不断升高,始终保持安全风险态势和主要风险的清晰认识,才可以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的所处大环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第三,推动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一是完善我们的应急指挥体系,自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以来,我们先后启动了三次国家一级应急响应,分别是2010年、2014年以及2022年事故,其中321事故是首次根据国家预案由民航局牵头组织成立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整体的现场处置工作总体科学有序、周密严谨、联动高校,得到国务院、党中央的肯定,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如何组建,由什么部门构成?指挥部运作的具体机制,各项工作由谁牵头?谁参与?谁协调?以及庞大的应急队伍如何实施高效的后勤保障等等。这些问题说明,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还缺乏理论以及经验指导,更加凸显建立健全指挥决策机制的重要性,必须自上而下搭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处置、沟通顺畅的应急指挥机构,强化各专业的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的合力。
目前,我们已在全面复盘总结,321事故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编写了应急预案一级响应的操作手册,提出1+6+1的国家指挥部概念,国家指挥部牵头配备一个指挥部办公室,下设搜寻救援组、新闻舆情组、善后处置组、公共卫生组、后勤保障组以及技术调查组等6个应急功能的模块,并通过搭建一个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国家指挥部的联合办公中心,通过出台一级响应操作手册实现运转的高效化以及运行处置要点的程序化。
二是夯实应急处置的高效能力,十分考验各个应急处置各个模块的专业战斗力,基于航空器风险事故的评估,梳理事故演变的全方位图景,深入总结应急处置的教训,离不开搜寻救援、公共卫生、后勤保障、事故调查、新闻舆情、善后处置等专业支撑,具体过程来看每个功能模块内部存在跨部门、跨领域等特征,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协同和对外沟通的机制,才可以确保应急处置功能组高效、有序、顺畅的运行。要搭建应急指挥中心,为各功能组提供空间集中、硬件完备、安全可靠的办公区域,有利于功能组相对独立、同时及时共享信息和共同高效的决策。
要建立有效的会议机制,通过每日例行会议、全体会议、专题会议以及各小组会议等形式,确保政令向下传递高效,需求向上反馈及时,同级之间沟通协调顺畅,要统筹后勤保障工作,为整个指挥部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保障,为整个指挥体系有序运转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撑。
三是提升应急调查的评估能力,应急调查评估可以发现应急处置预案以及实际应急处置工作当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提升应急处置的工作质量。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除了要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之外,还要评估应急处置工作,2021年修订印发《民航局航空器事故应急预案》对此有明确的规定,长期以来,我国民航将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作为生存因素调查之一,应急调查评估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程序,我们考虑联合相关部门联合制定航空器事故应急调查的相关程序、规范要求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调查的评估能力。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是民航由恢复发展专项提质增效果的关键一年,抓好航空安全工作既要发挥好事故预防的核心作用,也要构建起高效有力的应急体系,提高我们应急的处置水平。我们必须始终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也希望我们民航应急论坛可以更好的聚焦行业的热点、难点,凝聚管理的智慧,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