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主任 张勇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主任 张勇(张哈斯巴根/摄)

持续推进民航应急管理改革,为民航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张勇: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就民航的应急管理这一个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持续推进民航应急管理改革,为民航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开始介绍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各位认为提升应急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各位同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都有很多探索,也寻觅到了很多在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我们的工作程序。所以说,就我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今天也试图以我们个人的感觉和我们对我们应急工作的一些思考和理解提出一些想法与大家共享,也供大家批评指正。

我发言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十三五以来民航应急管理改革工作的回顾、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进一步深化民航应急改革工作的思考。这些是基于2014年民航局调整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以来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会同民航局综合司组织实施民航应急管理改革的成效以及一些相应的经验,也是2022年我们运营监控中心开始在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改革过程当中探索出来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我们对这样一些工作的一些思考。

在此,也给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和朋友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第一个方面,十三五以来民航应急管理改革工作的回顾。

在2016年,民航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启动了民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其中将行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列为的亟待补齐的短板之一,十三五以来民航局出台了完善民航应急管理体系专项工作方案,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各业务司局、全行业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们归纳十三五以来提炼了总共应该在8个方面有了一个改革的初步方法。

一是行业应急预案体系得到有效建立,改革期间民航局全面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印发了《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及《民航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指南等规范性的文件,通过行政的检查、监督指导、逐级备案等工作手段,有效的促进了行业的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应急预案的体系,逐步提升了应急预案质量以及可操作性。

第二个方面,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得到了逐步的加强。

我们优化民航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的职能,做实民航局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组建民航应急管理的专家组,形成了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应急办综合协调,横向各业务部门分工协作,纵向上分级负责的民航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

第三个方面,应急管理的规章制度得到了持续的完善。

改革有效的推动了民航的预案管理、反恐、民航的机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舆情应对等方面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中国民航应急管理规定为主线,三十余部民航规章规范性文件作为支撑的法规体系。为民航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四方面,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十三五以来,民航局先后与交通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建立了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以及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加入地方应急机制纳入地方救援体系等方式,逐步与地方建立了协调联络机制,建立了航空救援飞行申请绿色通道和通航应急救援备情值守等机制,有效的提升了应急处置的协同能力。

第五方面,基层的应急能力得到了加强。

我们建立并全面落实应急演练制度,推进常态化演练机制建设,我们印发了《民航跨部门联合实战化应急演练的工作指南》,加强内外协同联合演练,加强与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演练督导,先后组织事实了2018云南反恐综合演练,2020上海浦东机场处置航空器事故的综合演练等大型的演练活动,有效的提升了行业的一线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方面,应急监管工作得到了逐步规范。

我们搭建应急监管事项库,建立了监管的执法清单,全面推广、联合、交叉的监管模式,持续的加强监察员资质能力的提升和建设。目前民航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共有119名应急监察员,负责监督检查民航企事业单位,监管队伍的建设和执法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

第七方面,应急指挥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们依托于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平台,强化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报送机制和能力的建设,探索机场应急委工作的模式,打造民航管理部门运行主体、地方应急力量的协同联动机制。为紧急突发事件、航班大面积延误的组织、协调、处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八方面,应急科技手段和创新应用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我们完成了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指导部分单位搭建民航应急管理平台,实现了国内运行主体管理部门在统一平台开展会商决策,指挥调度对主要的机场的运行态势、现场的视频实现实时监控,开发航空器追踪、监视、示范验证系统,波音737防火消防实训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有效助力应急处置效能的全面提升。

我的发言第二个方面,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前一阶段民航应急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全系统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较明显的提升,但是从近几年典型的突发事件处置曝露出的问题来看,行业应急能力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突出体现在应对重特大事故、自然灾害、境外运行突发事件等方面,疫情结束后民航运输回归自然增长。今年暑期民航运输量更是创历史新高,大型机场的容量日趋饱和,我们行业内的人员的工作负荷也在不断的加大,运行的风险也在不同程度的升高,空防的压力增加,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些问题逐渐曝露的当今,现有的应急机制、手段越来越难以应对航班高位运行,极端条件叠加等状态下的突发事件。

此外,近年来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呈多发、频发态势、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影响持续时间长,这些因素都对民航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隐患。民航应急能力在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

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民航应急改革工作正处于良好的机遇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建立形成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为行业应急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能力的现代化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部署,为民航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引,今年6月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行业的应急管理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移动物联、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为民航深化应急改革、推进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这些因素,都是民航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持续深化应急改革工作的强大动力。

我发言第三个进一步的深化民航应急改革的工作几点思考。

面对新时代民航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使命,民航应深入贯彻落实民航局党组工作部署,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在这一阶段,探索建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会议机制,持续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应急办事机构的建设,引导各单位配齐、配强应急办事机构人员,提升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们要更加注重协同联动,依托于运行控制部门为平台,引导各单位发挥运控部门在重特大突发事件指挥中枢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应急委的工作模式,打造、打破运行单位间应急体系的壁垒,构建与地方政府的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民航局、应急部、空军三方协议的签署,强化属地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持续合力,强化应急预警、管理、指挥等作用,进一步促进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

第四,我们将更加注重强基固本,我们要完善应急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强化日常应急的监管抓手作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有效执行,规范应急演练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强化民航与地方协同,推进企事单位提升应急预案操作性,加强应急管理的三基建设,着力提升基层一线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第五,我们将更加注重科技支撑,加强民航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关键领域的设施设备的研发,鼓励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支持高水平、全体系的民航科学时间基地和应急救援实训基地。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民航应急科学理论的研究、技术的应用和技能的训练。

以上就是我基于民航应急管理改革工作的一点思考,在此再次感谢论坛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和各位同事和朋友在此一起共同讨论民航的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